第(3/3)页 来俊臣身体缩了下去,狄仁杰却弹了起来。 “陛下何以见得?” 李明抚摸着下巴,缓缓道: “或许马周,或其他大明官僚,并没有贪赃枉法、渎职懈怠,他们并没有因为疏忽错误而酿成大祸。 “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,大堤是被人故意毁坏的?” 这个推测,让两人悚然一惊。 故意毁坏大堤? 一铲子毁了几乎半个华夏,谁能这么心狠手辣啊?! 可是在最初的震惊过后,两人顺着这条全新的思路,还真发现这假设可以解决一个最大的矛盾,那就是—— 滑州大堤明明很牢固,却又猝然崩塌。 如果是有人故意搞破坏,那就可以理解了。 一座堤坝,或许能在正面抗住海量的洪水。 但是,如果它的后背被狡猾的人类钻了一个洞,巨大的水压就能把这个小洞眼越冲越大,直到彻底崩溃! “谁能干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呢?”狄仁杰表示难以理喻。 对此,来俊臣已经有了猜测: “谁敢刺杀皇帝陛下,那谁就敢这么伤天害理。” 能打破做人底线的,只有已经打破了做人底线的人,这个逻辑十分明了。 “你是说……倭人?!”狄仁杰大惊。 他有一种蚂蚁伸出腿试图绊倒大象、结果还真成功了的荒诞感,下意识地望向了李明。 李明不置可否,只是对狄仁杰微微点头: “是否如此,就交由你来办。速速去查案吧。”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,感到肩膀上的重担不减反增,踌躇满志又有些忐忑,一拱手: “遵旨。” 说完,扭头便去干活了。 来俊臣跟了上去,被李明喊了回来: “等等,关于你,我还有另一件事情要交给你办。” 来俊臣的眼睛咕噜噜一转,嘿嘿笑道: “陛下,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!” 李明不和他弯弯绕绕,直截了当地吩咐道: “你去趟南方。” “南方?” “大江以南,替我看看那边发生了什么。” 来俊臣有些迷惘地挠头: “没听说南方有什么奇怪的动向啊。” “没有消息,这就是最奇怪的地方。”李明说道: “南方诸州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向我发折子请安了,这很异常。 “你去看看,那边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。” 明哥陛下的嗅觉是不是过于敏锐了……来俊臣拱了拱手,便即刻出发。 ………… 新建的黄河大堤,距离李明陛下扎营所在大约半里的路程。 是另一处扎营地,被京城禁军里三层外三层地看守着。 马周、滑州刺史,以及其他的地方官员,都“暂居”于此—— 说是暂居,其实就是软禁。 黄河在他们负责的河段泛滥了。 不但成灾,还改道了。 闯下了如此弥天大祸,他们也没指望自己能置身事外。 之所以他们脑袋还连着身子,没有被就地正法,无非是因为灾情紧急,赈灾纾困需要暂时用到他们而已。 等到灾情企稳——比如现在——便是秋后算账的时候了。 “马台省,你说……陛下会不会看在我们亡羊补牢、将功补过的份上,从轻发落我等?” 马周所居住的帐篷里,滑州刺史忧心忡忡地喝着茶。 这段时间,刺史大人在工作的闲暇之余,常常在马周的“家”里作客串门。 因为在他和他的属官眼里,马侍郎是“京城来的”,更有机会接近陛下。 所以对陛下的脾性大约更了解一些。 对于他们这些“罪臣”的命运,心里大约能更有底数一些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