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嘬嘬嘬,咕咕鸡来吃米来吃……哎呀!别啄寡人,寡人没偷汝的蛋!寡人甚至不知道汝下蛋了…… “唉!逼寡人太甚,寡人也是有脾气的!” 百济国,泗沘城,王宫御花园。 国王扶余义慈愤而拔剑,四顾茫然。 花园里不见妃子宫女,到处都是鸡,一片鸟语花香的咕咕哒。 妃子和宫女呢? 她们在其他园区养鸡呢,没空照管国王。 义慈王闻着呛人的鸡屎味,又窝囊地把剑收了回去。 “不能宰不能宰,宰了寡人拿什么献给大明皇帝啊,寡人自己吗?” 作为大明的狗,能讨得主人的欢心固然不错。 只是,主人的关怀有如泰山压顶,压得他这个小小的国王有点喘不过气来—— 不知道为什么,大明对百济乌骨鸡的需求激增,养都养不过来。 先是神皇陛下亲自指名,每月要定时奉纳乌骨鸡若干。 然后,便是唐州各大衙门也来索要。 最后,这股吃乌骨鸡的风潮很快从官方蔓延到了民间。 上行下效,京城的有钱人趋之若鹜,请客筵席上若能摆出一只百济乌骨鸡,能让宾客体会到尚书级的待遇。 而且大明人吃鸡也吃得很……有特点。 不取细小昂贵的鸡舌,不吃脆嫩弹牙的鸡胗,而专挑最便宜大块的鸡胸肉。 就算再细嫩的乌骨鸡,那鸡胸肉也是又干又柴,难以下咽啊。 只能说,城里人的思路,百济人搞不懂。 百济人也不需要搞懂。 当狗是这样的,狗只需要满足主人的一切合理不合理的要求就行了,而狗主人为了咽下干柴的鸡胸肉,要考虑的就多了。 现在,整个百济国都快成为一个巨大的养鸡场了。 地不分南北、人不分少壮,无不手里攥着鸡饲料,在哄乌骨鸡大爷开心,生怕大爷不开心掉几两肉。 偏偏这种鸟东西又娇贵得很。 含辛茹苦养一年,好不容易快出栏了,说不定就因为你今天进门先迈左脚,就突然嘎嘣嗝屁了。 所以,百济人对这些鸟东西都当成祖宗供着,甚至恨不得抱在怀里,一勺一勺地喂。 可想而知,这样的精细化饲养工作,会占用多少人力。 而百济并不是一个人口资源丰沛的大国。 更糟心的是,别看这些鸡在园子里活蹦乱跳的。 能经历几千里运输、活着运到大明的,十不存一。 你总不能送死鸡给明大人吃吧? 也不能提前宰杀腌制,因为神皇陛下有令,腌制品“不健康”,必须吃新鲜的。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这一幕,因为养鸡人手实在紧缺,连王宫里的人都被动员了起来。 不但没人照顾大王,连大王都得亲自动手来照顾这些鸟祖宗。 小国寡民是这样的。 “阿西巴!泗沘城是乌骨鸡的老巢吗?再这样下去,我国就要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了!” 义慈王气不打一处来。 他这个王,当得也忒憋屈了。 不求自己像中原皇帝那样口含天宪,那至少也该像个普通地主家的傻儿子一样,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吧? 这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养鸡,到底是什么个事儿呢! “该不会,大明就是想用沉重的纳贡拖垮我国? “然后,就以小国没有按时进献贡品、事大国不诚为理由,对我国悍然发兵,然后这样这样,那样那样……” 扶余义慈越想越感到害怕,冷汗渐渐爬上了脑门。 毕竟这种事情,汉家王朝也不是没有做过。 到时候整个国家就真的和乌骨鸡一样,因为进门先迈左脚,被嘎嘣一下…… “殿下。” 冷不丁的背后传来一个声音,吓得义慈王虎躯一震。 回头定睛一看,正是自家老舅、内臣佐平的那张老脸。 “唔……爱卿何事?”义慈王抚平跳动的小心脏,尽量心平气和地问。 扶余比流答道: “大明下诏……” “这么快?!”义慈王不禁大呼。 咦? 大王这一惊一乍的,把老臣给整的也有点蒙圈,小心翼翼地继续说道: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