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李承乾觉得太上皇老爹在诓他,而且他有证据。 李明那边已经在大河之北、以及泰山之东摆开阵型了。 傻子都知道,中原将会是主战场。 然而,根据李世民的“大计”,全国的主要战力、甚至包括相当一部分“八王之乱”中原本部署在中原前线的军队,都被抽调去了扬州! 现在登陆不登了,中原空虚的防守也不补位,就让大批军队窝在扬州港大眼瞪小眼,这是做甚? 开门揖盗吗? 难道寄希望于李明脑抽,不打中原和关中,而是从齐鲁之地南下徐州扬州吗? 如果是过去,那父皇此举一定有他的道理。 但是现在,李承乾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脑子有时不大灵清的老父亲: “父亲,中原既是富庶之地,又是关中的门户。中原守卫空虚,如果敌方趁虚而入,那就直叩潼关了。” 李世民耷拉着的右眼瞥了瞥他,左侧的嘴角勾了勾,但右半边没有动,给人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感觉: “我知道。” 这让李承乾心里更没有底了: “那中原的守备岂不是空虚了?伪明如果打过来,我们将丢失大片膏腴之地。” 李世民的笑意愈浓: “我也知道。” 李承乾几乎要抓狂了: “那怎么还不去驰援中原?” “现在驰援有什么用?”李世民肩膀耸了耸: “大部队从扬州调回中原战场,光行军就要数日,休整、驻防、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数日,前后至少要十天时间。 “而在这十天之内,大明随时都可能发起全面进攻。 “现在把兵调回去,和扬汤止沸有什么区别?” 李承乾的脑子宕机了一会儿,彻底绷不住了: “可把兵调去扬州那鬼地方的不正是父亲您吗?!” 现在说什么风凉话?! 李世民的笑容渐渐扩大: “是的。” 李承乾倒吸一口气,低声道: “儿臣只是有猜测,还望父皇澄清—— “您真的想让儿臣送掉大唐江山,将天下拱手让给十四郎?” 语气十分认真,连用词都变得正式了。 不过这个问题倒是让李世民愣住了,呆立了半晌,顿时笑得前仰后合: “哈哈哈!大郎啊大郎,你原来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吗?” 他笑得非常厉害,一直笑到头疼,才缓过一口气来。 “当然不是!我是太上皇,天下的归属再也与我无关?” 说得很是超脱,完全是退休老干部做派。 然而他的双眼燃烧着熊熊烈火。 仿佛一头狮王,在领地被另一头年轻雄狮挑战时,所激起的最纯粹的胜负欲。 真龙的气势,令天子也难以直视。 “那……”李承乾说话的气焰一下子被压了下去,有些委屈兮兮地问: “那,接下去该怎么办? “父亲您说李明马上就要在正面发起全面进攻,这是真的吗? “如果是真的,我们应该如何应对?” 李世民慢慢在卧榻上躺了下去,懒洋洋地说: “把军权给我,我有妙计,可让困局迎刃而解。” 李承乾控制着嘴角不要抽搐,耐着性子问: “父亲,是什么妙计?” “呼噜,呼噜……”回答他的只有老父亲粗重的鼾声。 李承乾:“……父亲,您其实在装睡对吧?” “呼噜,呼噜……”李世民在卧榻上翻了个身,把后背对着他。 李大郎忽然意识到,自己大约似乎是中计了。 以支援新罗为借口、把大部队调往扬州,这本身其实是一个骗局。 是老李看穿了大儿子并不甘心彻底转移兵权,而故意打的一个死结。 这个结只有老李能解。 要么把兵权乖乖交给父亲,要么,把天下乖乖交给弟弟。 该说,真不愧是大唐开国皇帝么,连中风了都不忘玩弄这么一手…… 李承乾克制着心中黑暗的冲动,不轻不响地说: “我的一切都是父亲给的,再还给父亲有何不可呢?您大可不必用心机。” 李世民没有回答,但呼噜声也停了,就这么背对着大儿子。 两边沉默许久,就在李承乾以为父亲真的睡着了的时候。 李世民平淡地问道: “是什么让我们父子变得互相猜疑,是权力吗?” 是吗……李承乾姑且在心里打一个问号。 “权力如同柴米油盐酱醋茶,你知道吗承乾?”李世民幽幽道。 “是什么意思?十分重要?”李承乾耐下性子,试着跟上老父亲的思路。 李世民躺着摇摇头: “意思是,我有人无,人有我无—— “包括父子之间。” 李承乾神情一肃。 “所以皇帝和太子的关系,历来难处。”李世民直言不讳: “身为儿子,自然是希望父亲长寿。但作为太子,晚登基一日便少掌一日的权、而要多担惊受怕一日。 “而皇帝,自然也知道太子的这点小心思,因为皇帝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。” 李承乾觉得话题的走向有些不妙,心中的黑暗有些蠢蠢欲动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