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该疏散的大臣都已经去了辽东,该埋下的暗桩也已经埋下。 “我留的后手准备已经基本就绪,阿娘,我们明天就可以出发北上。” 李明说道。 他骗人的,准备工作再充分,也永远都有完善的空间。 但是李明隐约意识到,现在的时机非常紧迫。 他们母子俩的境遇,恐怕十分危险。 虽然前线的战报还在每天正常发送,李世绩、侯君集等人也没有发出“陛下和唐军遭遇背刺”的密报。 仿佛岁月静好。 然而,普通战报的传送优先级较低,和真实的战场前线是存在好几天时差的—— 毕竟皇帝陛下本人就在前线,后方人员只要全身心投入到运营、运粮就可以了,对实时了解战线实况的需求并不高。 也就是说,在这动辄十几二十天的时差之内,是存在前线突然发生巨大变故、而李明仍然蒙在鼓里的可能性的。 而李泰等人煽动起来的、关于“李明勾结薛延陀和突厥、意图借刀弑君”的谣言,则让他的危机意识更进一步。 敢传关于皇帝的谣言,除了李祐那个脑子里都是肌肉的莽夫之外,其他几位王爷是肯定不敢的。 结合李泰这个屡屡意图弑君的重大嫌疑…… 他们的传言,或许不是空穴来风。 毕竟背刺皇帝的真正导演,正是他们的好兄弟李泰。 退一步说,就算这些谣言真的只是谣言。 对方表现出的狗急跳墙的态度,也不能不是一记警钟。 因为如果李泰联合其他七王,真的给他来一个鱼死网破,那他还真有些招架不住。 “因此,阿娘,小心起见,我们还是避其锋芒,去辽东‘巡视’一番吧。” 李明的语气带着急迫。 杨氏仔仔细细地听取着儿子的想法,眼神有些恍惚。 “你离登顶,只有一步之遥……” 她不禁喃喃道。 虽说是“巡视”,但李明此举,无异于自绝于储君之路—— 皇帝让你看家,你却自个儿跑到犄角旮旯,这不是明摆着告诉陛下,你要辞职么? 生命诚可贵,杨氏自己也很清楚。 然而,当天平另一端摆上的砝码,是整个天下的时候。 即使冷静如她,也难免动摇,心生留恋。 可惜啊,可惜! “可惜什么?”李明轻巧地笑道: “大不了卷土重来,把全天下再打回来。这事儿我又不是没干过。 “领土,还是自己亲手打下来的安心。” 杨氏看着儿子振奋的双眼,哑然失笑: “论洒脱,我远不如你。” 这事儿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。 明天,跑路。 “还有一件事,你还没来得及扫尾。”杨氏提醒道。 我没来得及扫尾的事儿多了,具体是哪一件…… “这件事就是大唐。 “尚书省左右仆射和中书省中书令、中书侍郎则早就走了。 “现在你这个监国也一走了之,国家怎么办?” 李明砸吧着嘴巴,无可奈何地苦笑: “这事情我也早有准备。只是……” 只是实在不太情愿把大权交给“他”啊。 ………… 赵国公府。 长孙无忌脸色煞白: “太太……太监,监国殿殿……殿下召见我?” 宦官古怪地看着他: “正是,赵国公有什么问题吗?” “可可……可现在是晚上啊。”长孙无忌控制不住牙齿打架。 宦官的表情更古怪了: “监国殿下勤政,经常在夜间召见诸臣,国公并不是第一个。” “哦哦……” “那……奴在外面候着您,等您整理整理?” “哦……啊?” 长孙无忌目光空虚地看着宦官走出房门,身体像烂泥一样,失神地瘫在座位上。 完蛋了,完蛋了! 李明殿下今晚就要杀他! 因为“二五仔”的属性,长孙无忌尽管顶着国舅、晋王府长史的名号,但是并不被亲外甥李治所信任。 他实质上被排除出了李治的核心圈层。 所以,长孙无忌对四位皇子夺储的最新情势,并不之前。 然而,他对自己干的坏事,那可是心里门儿清的。 自从李明执政以来,他可是使出了平生之所学,对李明使用的必杀技包括不限于: 阳奉阴违、歪曲政策理解、不及时汇报情况、以琐碎议题恶意灌水、拖延施政、恶意将政令扩大化或不执行到位等等…… 一言蔽之,长孙无忌将各种“非暴力不合作”的官僚手段,一股脑儿全部招呼到了李明头上。 终于,极端、激进又嗜血暴躁的李明殿下,终于忍不了他的作妖,要一举结果制造问题的人了么! “阿翁,你在琢磨什么呀?” 长孙延凑了上来: “怎么还不去宫里?” 长孙无忌蓦然回过神,悲怆地对好大孙交代着: “遥想当年,我与你左手牵着黄狗、右手托着苍鹰、出城门捕猎的美好旧日,是一去不复返了!” 长孙延满头问号: “阿翁你在说什么?不是进宫商谈要事么?” 怎么说得好像在交代遗言一样? “唉,你不懂!” 长孙无忌唉声叹气: “这么晚叫我进宫,你的明哥是要杀了你阿翁啊!” “怎么可能。”长孙延用和宦官同款的眼神,古怪地看着神经兮兮的爷爷。 “明哥叫我也进宫,怎么可能当着我的面对你不利?” “怎么不可能?唉……‘那位’暴虐的殿下……有什么不可能的?” 长孙无忌心事重重,压低声音对孙儿说: “你什么都不知道!李明殿下连他父皇都敢杀,还有什么不敢的!” 长孙延抱起了胳膊: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