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阿翁说的是,最近在外地州县疯传的谣言? “说什么李明殿下勾结突厥、薛延陀等外夷,试图弑君,导致皇帝陛下下落不明?” 作为李明座下的首席秘书,他对来俊臣、狄仁杰等小伙伴收集到的情报了如指掌。 “这不是谣言,这是千真万确!”长孙无忌郑重其事道。 虽然被李治瞒着,但他还是是通过自己在朝里和地方上的关系,打听到了不少小道消息。 长孙延却轻巧地挥挥手: “肯定是假的,不值一驳。” 长孙无忌失望地摇头:“你不懂政治。” 长孙延也有样学样地摇头: “是阿翁你不懂李明。 “如果这局真是明哥谋划的,他会做得这么稀烂?” “那你说他会怎么做?”老赵国公颇为不以为然。 长孙延开始推演了: “首先,他应该将陛下遇险一事公之于众,以监国之名,立刻掌握天下兵权。 “然后以‘北上靖难’为借口,号令南方的军队北上、辽东的赤巾军南下,以拱卫京师的名义,进京压制反对、巩固政权。 “最后,为以防万一,他应该以商议如何营救父皇的名义,召集诸皇子进京,全部软禁起来。若有不从,就扣上犯上作乱、阴谋弑君的帽子,发兵攻讨。” 长孙延说得一套一套的,把长孙无忌说得嘴角直抽抽。 我的乖孙儿呢,我那个温文儒雅、乖巧听话的乖孙儿呢? 怎么不但人变黑了,连心也跟着变黑了! 你为什么这么熟练啊!这一套篡位夺权的流程,你到底在心里练习了多少遍啊! 无父无君无法纪,你到底跟谁学的啊! “现在宫里连个风声都没传出来,长安城里连个兵都没调动。 “所以说,这事儿就是彻头彻尾的谣言,李明肯定没有意图弑君。” 长孙延宽慰着阿翁: “所以,李明没有撕破脸,不至于对阿翁你不利。” 有理有据,让人信服。 “可他不敢动皇帝,谁知道他会不会动我……” 长孙无忌还在那儿碎碎念。 长孙延斜了一眼患得患失的阿翁: “宦官还在外面候着。阿翁如果还拖延不去,可能监国殿下就真的得对你有意见咯……” 在胳膊肘往外拐的好大孙的劝诱下,长孙无忌还是出了门,惴惴不安地进了宫。 不知为什么,今晚的太极宫透着一股肃杀的气氛。 人烟稀少,仿佛成了一座空城。 偶尔遇见的宫人,都低着头快步赶路,而守卫则带着盘查警惕的眼神。 这和他印象中大相径庭。 该不会,李明殿下该不会真的想把他给…… “阿翁,你去哪儿?” 长孙延叫住了他: “两仪殿在那个方向。” “哦……好。” 长孙无忌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,继续跟上孙子和宦官的脚步。 他都意识模糊了,下意识地踏上了去立政殿的老路。 差点忘了,李明在监国期间,一直都在两仪殿侧殿的书房办公,并没有僭越动用老爹的寝殿。 这种平时善于隐忍的人,往往放纵起来最是可怕……长孙无忌心里嘀咕着,抱着上班如上坟的心情,到达了两仪殿。 在孙子熟练的带领下,七拐八拐,来到了书房。 李明正坐在桌案边,低着头奋笔疾书,一旁的文件都堆成了山。 他鞠躬尽瘁的模样,让长孙无忌不禁想起了陛下,眼睛一阵恍惚。 “来了?”李明头都不抬: “长孙延,你先去一边等着,我和你阿翁说点事。” “好咧。” 长孙延也不见外,向阿翁拱了拱手,便去一旁的休息室了。 房间里,长孙无忌独自面对帝国的执政,紧张地站在一边,一动也不敢乱动。 即使面对陛下,他也从没有像现在面对李明这般,如此畏畏缩缩。 眼前的这位小殿下,是长孙无忌最大的政敌,也是这位国舅迄今遇到的最大敌人。 身为文官之首,他长孙无忌一度权倾天下。 他想要清除的绊脚石,哪一个不是灰飞烟灭? 然而,当碰到李明时,他碰了一鼻子灰。 这一年多以来,长孙无忌是真的使出了浑身解数,不遗余力地在和李明作对。 然而,结果如何已经很明显了—— 李明不但没有被他摁死,反而成为了监国,眼看着就要登临大宝了。 而他长孙无忌,则被一步步边缘化,迟早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。 虽然不想承认。 但是,李明确实赢了…… “哼,虽然不想承认,但你们赢了。” 李明放下了手里的笔,语气冰冷地对长孙无忌说。 “咦?”长孙无忌愣了愣。 这不是我想说的台词吗? “舅舅干嘛站着?来,坐,坐。”李明指了指面前的蒲团,语气中带着揶揄和自嘲。 长孙无忌满问号脑袋,顺着小李的手指,一头雾水地坐在他对面。 “这是尚书省的文书,这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,以及这个月的各地财政报表……等等,全部交接给你。” 李明懒得和他弯弯绕绕,直接开门见山,指了指边上的文件山,顺手把他刚才写字的那张纸塞到长孙无忌面前。 “交接单,你签收一下。” 长孙无忌:“???” 他本来都抱着上坟的觉悟了,没想到真让他上班啊! “这是最近的几起重要议案,你优先处理,其他的可以暂时放一放……” 李明也不管对方消化不消化得了,继续喋喋不休地交代着。 长孙无忌全程呆若木鸡。 他一开始完全无法理解,自己的死对头在说什么。 但渐渐的,他从字里行间听出了两个字。 两个让任何一个政治动物都怦然心动的字—— 交权。 李明殿下,正在把监国之权交给他! 可是为什么? 他俩之间不是刀光剑影、剑拔弩张么? 刚才不是还在防备顽劣残忍的小殿下会把他给砍了么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