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宝琳公,寡人见你身染重病,是否要休息几日?是否需御医替你调养调养?” 长安报社。 李明嫌弃地顶住侯宝琳,竭力让那张挂满鼻涕的脸保持在一臂之外。 然而,经过一年的发育,侯宝琳似乎是武将血脉觉醒,身高一下子窜了上来,李明居然有点顶不住他了。 “明哥最近在忙些什么呀?都不来报社了,兄弟们都见不着你了。” 侯宝琳的口条也比去年读小学时利索了许多,完全是个大孩子了。 就是鼻涕仍然呼呼地流,疑似是过敏性鼻炎有点严重了。 侯宝琳不像其他年龄大的孩子,才刚启蒙没多久。 而且从他阿爷侯君集就能看出,他们侯家显然不是“少读诗书”那样的天才家庭。 所以,侯宝琳没法像其他小伙伴那样,直接就能做牛马(划掉)直接为祖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做贡献,还在私塾里读书。 不过,侯君集也有意在拉近乖孙儿和小领导的关系,让他在学习之余,时不时来长安报社露露脸。 “唉,总是有点事要忙。”李明苦恼地挠着头头。 这不是托词,最近他确实在忙着远程处理政务。 辽东(包括高句丽)那边倒是好说。 有完整的组织架构,有韦待价坐镇,长孙延、房遗则、尉迟循毓三小只辅佐,又有从头打造的职业吏员体系。 基本能做到,在坚决贯彻总方针的基础上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调动全体上下的工作积极性。 平州与营州的工农业生产稳步增长,薛仁贵正在两个都督府内积极发展赤巾军成员,高句丽的鲸吞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。 一切看起来都井井有条。 如果只看辽东当地的报表的话。 然而在报表之外,始终有两个场外因素在困扰着李明。 一件是小事,来往京城和辽东的邮驿越来越迟缓,等一个月都成了常态。 因为辽东寄给李明的汇报是每日一寄,虽然有延迟,但理论上应该每天都能收到。 然而,这段时间的现状是:几天不收信,一收收几天。 显然是邮驿人员把几天的信件打包在一起,一股脑投送了。 这样省力是省了,但时效性也损失了。 李明为此还专门找到了主管邮驿的官方人士,的顶头上司,进行投诉。 也就是,李治老哥。 邮驿是归尚书省兵部管的,而兵部尚书李世绩是李治的起家近臣、头号马仔。 李治还真吭哧吭哧地去问了,并及时反馈了原因: 燕山附近州县的兵部,取消了驿使货币形式的月俸,全部配发禄米。 导致有些家里不缺田、但缺钱的驿使辞职不干了,大大影响了送信效率。 除了这件小事以外,困扰李明的还有一件大事。 河北山东的经济,很明显出问题了。 辽东一直和大唐(划掉)邻近的兄弟州县做着买卖。 铜铁制品与矿产就不说了,交易总量在这个月内突然断崖式下跌。 交易金额也在跌,但跌的只是“金”额,内地的买家仍然在使用米、粟、布帛这类的大唐硬通货支付货款。 不仅是铜铁,向兄弟州县出口的其他货物,不论是民间还是官方,对方也几乎使用实物支付。 又回到了以物易物的时代。 这虽然让辽东的粮食布匹爆仓,但也留下了“谷贱伤农”的隐患,不可长久。 而辽东向内地购买货物时,则猛然发现,自己手里的“开元通宝”购买力爆炸。 一夜之间价值翻倍,一文钱当过去的好几文用,买东西像不要钱一样。 在生产力平稳的农业社会、在以贵金属为货币的古代,这显然很不正常。 而这,又能与上一件“小事”联系在一起—— 幽云一带、与平州接壤的州县,无力支付驿使的货币工资,改以禄米支付,导致大批驿使辞职。 “铁器要向辽东大量购买,而又支付不起铜钱。 “最近河北发生了什么事情,怎么会突然金属短缺了?” 李明坐在报社,询问理应消息灵通的记者们。 记者们纷纷摇头,表示我不道啊。 因为这家报社叫“长安报社”,并不叫“大唐报社”,消息来源主要局限在长安一城而已,对其他地区的动向并不清楚。 “长安有的是外地来的商人,你们问了吗?”李明敲敲桌子。 “呃……”面对社长的诘问,主编裴行俭有些惭愧地回答: “贩夫走卒之事,我们确实不太清楚……”。 大家毕竟不像李明开着天眼也没有在辽东熏陶过,思想仍然带着很深的时代烙印。 除了李明派下来的舆论宣传任务以外,取材重点下意识地按“帝王将相”、“士农工商”的顺序排列。 所以,报纸内容主要集中在朝廷动向上,对市井街坊、尤其是商业方面的动向,关注甚少。 “唉……我也不是在责怪你们。”李明开启了责怪模式: “老百姓爱看宫斗故事,而你们接近皇宫取材方便,根据成本收益计算,这么决策也无可厚非。 “但你们也要多多关注民间,做好我的……做好朝廷的耳目喉舌,为治国理政提供依据啊。” “您教训得是……”裴行俭唯唯诺诺。 可怜的小裴背后,狄仁杰和来俊臣倒是腰板笔挺。 李明朝他们招招手。 两人好奇地探下脑袋,结果一人挨了一个爆栗。 “就算主编裴行俭有九成的错,但你们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?”李明反问。 来俊臣还是一脸油腻的笑容: “嘿嘿,明爷,我们不一样。 “我们的工作内容真的只限于‘朝廷’啊。” 只限于朝廷命官……狄仁杰在心里补充。 行行行,跟我玩官僚主义推诿塞责是吧……李明气鼓鼓地离开报社,回到了西市的街道上。 他意识到,自己的情报工作确实还存在盲点。 辽东的情报委员会主要对外,因为辽东本地的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有各委员会负责报送,他了如指掌。 长安的肃反委员会主要针对官僚体系,是收集官场情报、搞渗透暗杀的谍报机构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