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你有一批人选?” 贵妃娘娘用一双凤眸打量着何书墨,语气中的质疑意味极其浓郁。 “娘娘不信?” 何书墨面露自信的笑容。 “不信。” 娘娘继续往前走,语气淡然: “御廷司的使者和行走,既是武者,又要有寻找线索的查案能力,同时还必须熟悉楚国朝局。这样的人,你找到一个两个,本宫自然是信的。但御廷司被你弃用大半的人,人手缺口不小,你说能找来着这么多合适的人选,本宫不信。” 何书墨陪着娘娘往前走,道:“娘娘若是不介意的话,臣想给娘娘一个惊喜,三日之后,臣定想办法,把御廷司人数补齐。” 贵妃娘娘脚步一顿,娉娉婷婷的身姿优雅地转了半圈,她面对着身边的男人,凤眸直视他的眼睛。 “你又打算瞒着本宫?” 何书墨虽然很想像看着寒酥那样,用眼睛平视贵妃娘娘,在近距离下好好欣赏娘娘的美貌,但可惜的是娘娘身居高位,乃是楚国的统治者。楚国礼法中,臣子胆敢对视上位者的眼睛,乃大不敬之罪,无异于准备造反。 礼法约束之下,何书墨只有连忙低头,解释道: “臣不敢。娘娘若是想听臣的打算,臣自然荣幸之至。” “说。” 贵妃娘娘重新迈步。 何书墨紧跟在她身边,道:“是。” “臣以为,刚才娘娘对御廷司的分析极为到位,简直鞭辟入里,令人振聋发聩。” 贵妃娘娘静静听着某人的马屁,表情上毫无变化。 但何书墨不能因为娘娘没有表情,就不去夸赞她了。不如说,正相反,赞美领导是一种态度,是用来证明他赤胆忠心的举动。娘娘只要不是明确表示厌烦,他都雷打不动的照夸不误。 给娘娘提供完今日的情绪价值之后,何书墨接着道: “娘娘对御廷司人选的分析,虽然十分全面,毫无遗漏。但臣以为,这人之所以难选,就是对他的要求太高了。臣虽然也想招收全才,但御廷司毕竟是座小庙。大佛太多,反倒容易出事。所以臣与娘娘不同,娘娘放眼天下,格局太大,自然要全才,奇才,天才,全面打算。但臣只用替娘娘守好御廷司这一亩三分地,因此,臣不需要那么多高端人才。” 御廷司是一座小庙,大佛太多,容易出事…… 厉元淑脚步放慢,细细琢磨何书墨的话,竟从其中感受到了一丝丝禅机。 她稍稍打量了一下某人,心道:明明只是个商户子弟,嘴里的大道理倒是一套一套的。也不知道,他是从哪座书院学来的知识。 “继续说吧。” 娘娘发话,何书墨只得继续给娘娘分析他的思路。 何书墨道:“您看,臣担任此番司正,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?” 贵妃娘娘孤傲高冷,自然没有跟何书墨一唱一和的打算。 “直接说。” 何书墨自问自答道:“臣最重要的目的,是替娘娘拿下张家!其次,是帮林院长巩固地位。臣要拿下张家,只需要人手和武力,因此,咱们御廷司新招的人手,武力一定要强。而帮助林院长巩固地位,则需要案子和功绩,因此,这些人还得能贡献功绩。” 贵妃娘娘敏锐察觉到何书墨言辞上的区别。 “你说的是贡献功绩,而非查案?” 何书墨点头:“对,不用查案,也有办法完成积攒功绩。” 顺着何书墨的思路,娘娘蹙起烟眉,思索了一阵。 “武力强,不用查案,还能贡献功绩……你莫非要招……江湖人?” “不错。”何书墨频频点头。 心道不愧是娘娘,一瞬间就能猜到他心中所想。 之后,不用何书墨提醒,贵妃娘娘按照他的思路继续往下推断: “寻常江湖人武力是够了,但是无法贡献鉴查院需要的功绩,因此,你要找的是与朝廷,或者与京城有牵扯的江湖人。 “此种江湖人大约有三类,一者,是从朝廷退入江湖的江湖人。二者,是与朝廷有合作的江湖人。三者,是与朝廷有仇的江湖人。这三者都与朝廷有关,或能为查案提供直接的线索,甚至已经知道内幕,可以跳过查案步骤。 “你用他们身上自带的线索和消息,帮助御廷司支撑过青黄不接的过渡阶段,等他们身上的线索和内幕用完了,自然也渡过了需要摸索的新手期,到了可以独立查案的时间点。 “至于忠心,只需要找得罪了魏党,或者因魏党而被免职,再或者是与魏党结仇的人选。御廷司给他们庇护,让他们不用害怕魏党,他们自然对御廷司献上忠心。” 贵妃娘娘越说越是顺畅,直到一口气说完了何书墨的心中所想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