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御廷司更换司正一事,在鉴查院的热度和关注度,仅次于林霜接任院长。 而何书墨,何大司正,在上任当天,准确的说,是上任一刻钟后,直接革职所有反对派!革职的人数,甚至超出御廷司一半的人手! 他的这一举动,毫无疑问超出所有人的预料,将此事的热度彻底点炸! 距离御廷司较近的京查阁,第一个接收到消息。 袁承正坐在京查阁顶楼,忽然,手下匆匆来报。 “阁主!阁主!御廷司那边出事了!” 御廷司? 御廷司不是亲近林霜的势力吗? 御廷司有一个叫何书墨的带刀使者,甚至和林霜合作,斗倒了御史大夫周景明! 而御廷司最近正要换司正,何书墨是司正之位的有力竞争者。 所谓“出大事”,难道说……是何书墨没选上司正,林霜亲自下场干预,然后触犯众怒了? 这倒是个针对林霜的好机会! 接着,便听那手下道:“御廷司司正考核落幕,何书墨文武双第一,担任司正一职!” 何书墨是司正? 袁承算盘落空,面露不喜,道:“这算什么出事了?你不要大惊小怪。” “不是啊阁主,是后面出事了。御廷司有带刀使者当面反对何书墨,然后,何书墨一怒之下,将所有反对他的人给革职了!” 袁承仍然面色淡定,不疾不徐评价道:“杀鸡儆猴,借机立威,也不算什么大事。” “可是阁主,御廷司反对他的人数不少,一共有三位使者,十来位行走。何书墨,他全部革职,并且号称绝不复用。” 御廷司的规模,袁承心里大约有数。 左右不过六个营,六个使者,二十几位行走。 眼下听说何书墨直接干掉了一多半人。 便是以淡定沉稳著称的袁承,都不由得面露惊诧。 “你,你再说一遍?” “何书墨革职了三位使者,十几位行走!莫约是御廷司六成的人手!” 袁承身体僵硬,内心震动,嘴上喃喃自语:“刚上任就干掉六成的人手,让御廷司近乎瘫痪,这何书墨,是傻了还是疯了?” …… 一直关注御廷司的张府,紧跟着接收到了御廷司大变的消息。 唐智全面露喜色,在张府之中大步流星地往前快走。 “老爷!老爷!今日大喜啊!” 在庭院躺椅上听曲乘凉的张权,头一次见唐智全如此失态。 他不急不忙坐起身子,道:“智全有何喜事,说来与老夫同喜。” 唐智全喜上眉梢,道:“老爷,咱们之前联系刘大石他们,原本的打算是削弱何书墨的合法性,引得御廷司内斗,从而使得司正指挥不动使官,使官不服从司正。从事实上削弱何书墨的权利。结果,您猜怎么着?” 张权面露微笑,起身背手,走了两步,最后悠然道:“八成是何家小子年轻气盛,与刘大石他们动起手来,闹得沸沸扬扬,让御廷司,乃至于鉴查院都颜面尽失。” 唐智全喜不自禁,嘴角根本压不下去。 “老爷,何书墨干了票大的!他竟然当着众人的面,把刘大石、王雷他们三人,连带着支持刘、王等人的诸多行走,全部革职弃用!这一下子,废掉了御廷司一半多的人手!” 张权原本还是悠然自得的样子,结果听到何书墨干的事情之后,突然回头看向唐智全。 他不可置信的问:“当真!?” “当真!”唐智全重重点头。 张权喜了一会儿,便下意识谨慎起来,察觉到不对。 “何书墨此人,当真有这么鲁莽冲动吗?他会不会还藏了什么其他后手?” 唐智全拍着胸脯,向张权保证道: “老爷,您不了解御廷司!在这方面,小人还是有些心得的。御廷司是一个很讲究老带新的地方,新来的人没有老人领着查案,几乎如盲人守夜,两眼一抹黑。何书墨此番干掉了大批老人,哪怕有新人进来,这御廷司起码两年之内,是毫无威胁的!” 张权想了想,质疑道:“鉴查院会查案的不只有御廷司,倘若林霜从中协调,由京查阁调派一部分人手,前往御廷司补缺呢?” 唐智全随即大笑。 “如此,就那再好不过。京查阁的人一向和林霜不对付,在林霜担任平江阁阁主时期,就经常摩擦。如果进入御廷司,他们还能听何书墨的吗?这招无异于引狼入室。何书墨号令不动京查阁的人,就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正了!这招发展到最后,甚至可能被袁承鸠占鹊巢,让御廷司易主!” 张权虽然纵横朝堂几十年,但毕竟没在鉴查院待过。他听完唐智全的分析,发现,何书墨弃用诸多使者这一招,确实愚蠢至极。 哪怕心中不满,暂留他们,徐徐图谋,让他们先培养新人,然后再慢慢弃用老人,也比现在这样胸口以下全部截肢要强得多。 经此一事,御廷司想恢复元气,只怕没个三年五载,是行不通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