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如果我们只是派兵小打小闹,那只是头痛医头,无法彻底消灭那个祸患。 “天兵一到,他们只要往山里一躲,等天兵一走,继续出来兴风作浪。 “大海广阔,防不胜防哪!” 尉迟循毓挠着头: “所以,你就打算……” “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倭人的问题,就只有一劳永逸地让他们失去横渡大海、骚扰内陆的能力。”狄仁杰三十七度的嘴里说出了一百度的火热话语。 彻底把列岛去军事化、去威胁化,就等于——去人口化。 灭个族而已嘛,这事儿在古代稀松平常。 说完,两人目光都直勾勾地盯着李明。 他们充其量只是建言献策,能定主意的,只能是皇帝陛下。 李明对狄仁杰的回答并没有感到惊讶,只是微微一笑,拍了拍他的肩: “安全利益,也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之一。” 这似乎是对狄仁杰说法的认可。 可是又没有完全认可。 李明便对情报三巨头说: “不管怎么样,先加强对首都、对核心的保卫,防止倭人狗急跳墙。 “情报的事情,就交给你们去办。我的事多,我要把精力,放在内政上面。” 三人也知道现在陛下和国家的难处,便告辞各自回府。 李明叹了口气,将关于倭国的情报重新合上,塞进香炉里烧了。 处理完绝密情报,他脑子里关于倭国的那点思想也随之清空,重新被目前最紧要的事项给占满了—— 抗洪救灾。 倭寇再怎么嚣张,终究只是疥癣之疾。 大明的重心还是在内部。 “雨小了点吗?好像小了一些?都特么快到九月了,气候再异常,台风也该停了吧?” 小声抱怨完这个鬼天气,李明重整精神,对门口道: “他们走了,你们进来吧。” 面色一直苍白的房遗则轻飘飘地飘了进来。 在他家父房玄龄称病不朝以后,李明就把这位计相当成“宰相”来用了,直接把房遗则的办公室搬到了御座脚下,会同办公。 财政问题,直接就让小房当场解决了;其他政务,就让他早点带回家去,作为“家庭作业”。 “财政,可能……还得再辛苦你一下。”李明拍拍房遗则的肩。 计相不知是冷漠还是生无可恋,毫无波澜地问道: “明哥你又要打仗?渡海打倭国?” 他和其他大臣一样,并不知道国务衙门纵火一案,只当是李明陛下东征大概又有什么“大棋”要下。 李明不置可否,反问: “现在财政的情况如何,还很紧张吗?” “还行,比半个月前宽余一些。”房遗则如实告知。 “洪水虽然还没有退去,但是大河(黄河)流域的雨势已经减小。虽然有些中小型的水灾,但大堤总体支撑住了。 “在堤防建筑这方面的开支,可以适度收回了。 “但是毕竟还是有灾民的,在灾民赈济和安置上,仍然需要不菲的资金。” 李明皱了皱眉: “赈济和安置……不是给南方各州摊牌了支援灾民的任务了吗?怎么还要向中央要钱啊?” 难道南方因为没有直接被李明的大车碾过,所以还敢玩阳奉阴违那一套? 说到这个问题,房遗则的表情就有些苦涩: “大河流域的洪水是见顶了,可是大江(长江)的雨势仍然很大。 “他们的资金也是捉襟见肘,没有向唐州要钱已经算烧高香了……” 哦哦哦对,除了黄河,还有长江……李明揉了揉眼睛,有些脑壳痛。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大国,真是大啊…… “此事,得找长孙无忌。他人呢?” 这房间本来就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这对正副goat的办公室,情报三巨头来讨论机密时,他和“代父打工”的房遗则出门回避了。 怎么出去一趟,只回来了一个房遗则,国舅不见了呢? 不过没让李明就等,长孙无忌气喘吁吁地从拐角处出现了。 “副首相~”李明神情一松。 “我正好有事与你商议……” “臣,有急事向陛下禀告!”长孙无忌几乎用一种失礼的态度,急匆匆打断了陛下的话。 “大河,改道了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