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太好了,这是一位自己能认得出来的学生。 狄仁杰还是和以前一样,是一位温文尔雅、又有些怯懦的少年郎。 李明热情地拍拍狄仁杰的肩膀: “这段时间在长安,辛苦你了。” 狄仁杰愣住了,脸上现出震惊和诚惶诚恐的神情,动着嘴唇,却没有作声。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,分明的叫道: “陛下!……” 李明似乎打了一个寒噤——我就知道,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…… “啊,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。我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?还是照旧:明哥!” 李明有点恼了。 在陛下的再三催促下,狄仁杰才别别扭扭地开口了: “尊令,明哥陛下……” 李明:“……算了,看在你潜伏敌后的份上,就不计较你的阳奉阴违了。” 一旁的来俊臣就不乐意了,插嘴道: “明哥,狄总管在战争期间,可是一直被软禁在尉迟敬德的府邸里的啊! “在外面东奔西跑、干苦活累活的,可都是我啊!” 一嗅到“争宠”的气息,狄仁杰一改怯懦的姿态,立刻反驳道: “我既然是总管,那么坐镇后方、居中调度就是我的责任。 “就算不被软禁,在外面东奔西跑的也仍然是你,但这并不代表我没有出力。” “你这……狡辩!”来俊臣词穷了。 毕竟他就是个没文化的小老粗,论舌战,岂是神探狄仁杰的对手。 “哎,二位何必吵闹?你们都是我的翅膀~” 渣男李明左手按住来俊臣,右手拍拍狄仁杰,左搂右抱地出来调停了。 “在战争期间,你们负责的报社舆论也好、情报工作也罢,都立下了赫赫功勋。 “来俊臣,你东奔西跑,搜集了不少重要情报,为我国大获全胜、天下重归一统立下了汗马功劳。 “狄仁杰,在远离大明本土的长安敌后,我们的舆论情报机构还能顺畅运行,离不开你的统一指挥调度。 “你俩的成绩都彪炳史册,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的。” 一通和稀泥的片汤话,算是让两位下属没有当众撕破脸。 可就在李明君臣热烈互动的时候。 一旁的孔颖达听得心冰凉—— 什么?好好学生狄仁杰,居然是那个人憎鬼厌的大特务、来俊臣的上司? 天啊,真是人不可貌相,狄仁杰竟然能伪装得不着痕迹…… 孔颖达真的汗流浃背了。 他在心里仔仔细细地回忆着,自己有没有在不经意间得罪过这位城府极深的学生。 唐州套路深,他要回长安…… ………… 不过孔颖达的惊惧,只是这次团建的小插曲。 宴席觥筹交错,气氛热烈,在其乐融融泄泄中,顺利走向了尾声。 李明打完了一圈招呼,又坐回了上首之位。 在他的左手边,房玄龄虽然看上去虽然依旧虚弱,但气色明显比刚开始红润了一些。 不知是因为和老“友”相见激动的,还是宴席里的高级红肉蛋白质起到了“补血”的效果。 李明的右手边,长孙无忌虽然脸还是很黑,但眉头的结也是松弛了不少。 长安来的牛马(划掉)生力军正式到位了,可以分锅(划掉)和他们一起共建大明特色封建主义来。 李明微微点头,又扫视了一眼大厅。 原本隶属对立阵营的将军大臣们,现在都消除了最初的隔阂,与老同事们重新打成了一片(引申义)。 此次筵席,并不是没有收获。 李明轻舒一口气,清了清嗓子。 就像按了暂停键,刚才还推杯换盏、酒酣耳热的宴会厅,霎时安静了下来。 大臣不愧是大臣,都是训练有素的。 “值此端午佳节……满月,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,我想简单讲两句……” 李明陛下此言一出,饶是训练有素的群臣,都有点绷不住了。 这“简单讲两句”有多简单啊…… 现在时间已经很晚了,明天还得上班的诶…… “今晚的宴会,是团结的大会,胜利的大会……” 李明刚开始吟唱,忽然停了下来,侧耳倾听。 走廊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好像很多人正在仓皇奔走。 “什么声音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