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遵令!” 战士们齐声应答,便排着整齐的队列,依次登船。 职业军人到底是职业军人,动作比民夫利索多了,一艘一艘运兵船被迅速装满,整装待发。 “呼……”尉迟循毓望着这番舸舰弥津的景象,有些紧张地出着粗气。 他本不是专业带兵的,但奈何薛万彻和契苾何力两位精锐主将正在前线打仗,而留守后方的军官级别又不够高。 只能劳烦他这位曾经在辽东草创时期有过带兵经验的凌凌漆总监,来临时客串一下总帅,发表一下振奋人心的演讲,装模作样地指挥一下(尽管具体事务有下级军官代劳)。 总不能让李明陛下亲自来吧? 陛下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。 “明哥那儿,没问题吧? “整支大明的南路军,除了薛万彻和契苾何力带出去的‘诱饵’部队之外,就全在这儿了。 “如果此计不成,那……” 那等下一波新兵蛋子顶上来,还得再多等几个月。 运营出了这么大的优势,就此翻车是不大会翻车的,但是会横生很多枝节。 尉迟循毓担忧地眺望着前方。 溯汾河而上,这支庞大舰队的前方。 唐军的铁索在火红的太阳底下,闪烁着森森寒光。 铁索之间,纵火船星罗棋布。隐蔽的岸上,还藏着不知多少火弩,正对着河流主航道,水陆共同组成了一道防御网。 这道防御网成本极低,但是因地制宜,对汾河的狭窄河道起到了很好的封锁作用。 大明舰队再怎么规模巨大、天下无敌,也不能无视地形劣势啊。 如果就这么硬冲上去,必定粉身碎骨,这种蠢事李明不会干的。 “但是,很难说明哥的替代方法是不是更愚蠢啊…… “唉,但愿是我想多了吧,明哥的主意,哪次出过岔子? “应该没事的……吧?” 尉迟循毓下意识地移开视线,不敢看那充满了拦阻和烈火的前路。 ………… “都准备完毕了吧,那批‘货’都到了吧?” 明军建在山巅上的大本营,空荡荡的。 李明并不在那里瞭望战场。 他在港口。 谋大局者,哪里有工夫拘泥于一兵一卒的得失? 战争是最激烈的政治形式,既然是政治,那么真正决定战争走向的,就在战场之外了。 “启禀陛下,您要求的‘油脂’,以及‘涂抹油脂的木板’,都已经备好到齐,正在港口卸货。请看!” 在文吏的所指之处,目之所及,是堆积如山的木板。 那些木材有梨木、榆木、松木等等,品种不限,有的来自东北大森林,有的则是民夫在山西开荒时砍伐的。 但是不论树种还是产地,每一块木板都泛着滑腻腻的油光,散发着木香和油脂香的混合气味。 而在木材堆的后面,则是一桶一桶的油脂。有植物油,也有猪油牛油羊油,同样品种不限。 这些货物堆满了整个港口。 当“天量”这个词具象化,面对如此的规模,连李明都不禁紧张地舔了舔嘴唇,自嘲地微笑道: “为了给后世留下一场永远值得铭记的晋阳之战,我可真是不惜血本啊!” 这些油脂,便是李明下令从全国各地搜罗的,当时还把大明国内给干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通货膨胀。 在战场的后方,大明工匠一刻不停地砍伐树木、将木材加工成木板,再涂抹上这些油脂,最后装船运到前线。 如此浩大的工程,自然是逃不过唐军斥候的眼睛的。 但是大唐并没有对此产生一点警惕,而是将注意力,都集中到了同期抵达的民夫身上。 毕竟和看似温良的木材油桶等死物相比,明显是活生生的人威胁更大嘛。 这种思想正中李明的下怀。 他就是要用活生生的民夫,来为这些奇怪的货物打掩护。 因为在他真正的破城计谋中,成堆成堆的木材和油脂乃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。 为了防止这些易燃物被唐军一把火扬了,他特意散播了“用民夫敲碉堡”这条假消息。 收编五千大唐细作纯粹是意外之喜,他的本意乃是转移对方的注意力。 把大唐方面的目光牢牢地吸引在茫茫多的、全山西四处乱逛的民夫身上。 从而忽视了在汾河河港渐渐堆积的货物。 这也难怪,死物能有什么坏心思呢? 和乖乖躺在港口的玩意儿相比,那些时而修桥铺路、时而放火烧山、宛如表演行为艺术的百万好汉,明显更可疑嘛! “陛下,唐军反击凌厉,全军压上,我军且战且退。” 传令带来了来自前方的坏消息。 李明闻言,却是莞尔一笑: “好,时机到了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