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当看到这则布告的时候,一名唐军校尉感到脑壳疼。 不是哥们,我们虽然是来搞敌后破坏的,可是蒲州也太靠后了吧? 校尉是个不大不小的官,他手下有一百名潜伏的唐军战士,人数不多不少,需要独立做出下一步的行动规划。 权力越大、责任越大,他得要考虑到行动的方方面面。 远离前线战场,意味着他们得到的情报价值将大大降低。 后方能有什么有价值的情报?无非是每天向前线输送多少物资而已,走的还是水路,唐军根本拦截不到。 不仅如此,在蒲州进行敌后破坏行动,风险上升不说,成效也不高。 毕竟那儿离前线得有个几百里路程。 和友军支援互相打配合成为了不可能,而五千将士的撤离疏散也是一个问题。 更何况,蒲州的大火要烧到并州的明军军营,不知得延烧到猴年马月。 成果太不直接了,不知道晋阳城的诸位能不能撑到发挥效力的时候…… “啊?还要去蒲州扩建港口?” 一旁的唐军战士们发出阵阵哀嚎。 士兵们都是很单纯的,他们只是单纯不想再打工了,而且还是去外地打工。 和体力劳动有人代劳、只需要筹划搞事的军官不同。 大头兵们在园区里的日子,可没有过得这么优哉游哉。 因为作为民夫被“征召”过来,他们是要干活的。 不但自己的那份工分要挣,还得替脱产的军官老爷们干活,把他们的那份工也包了。 因此,哥几个来这儿才几天,这手就没有停过。 不是在园区里盖房子,就是去邻近的榆次等县城修桥铺路、筑堤打井。 作为大唐府军良家子,他们在打仗和训练任务以外,平时也就种种田、看天吃饭而已,除了农忙时节,大部分时间还是有空闲的。 哪像在缅北……不是,山西园区里的这几天,五千好汉像一台无休无止的机械似的,每天连轴转地工作? 农家子弟平生第一次经历工业化动员的暴打,累得他们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,干其他事儿都没有兴致了。 包括他们的主业——搞事情。 虽然园区里的伙食还可以,让长期补给不足、只能吃小米拌西北风的唐军老哥们,也狠狠地吃了几天大明的大米。 但是他们觉得,这米可是一粒也没有白吃啊! 都是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的啊! “昨天刚给榆次的河堤加固完毕,通往并州南其他县的道路也刚刚整修平整,本以为可以休息几天,可怎么……” 士兵们都麻了。 要不是大明给的待遇还可以,兄弟们早踏马揭竿而起,反他娘的了! “哎你们看,布告最下面写着什么!” 识字的唐军发现了华点,大声为弟兄们念着: “蒲州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,参与者伙食加鸡腿,工分加倍!” “哦?有工分赚,还有鸡腿吃?好耶!” 半路出家的“细作”们顿时多云转晴,弹冠相庆。 在这儿窝了几天,他们也开始接受大明特色的经济系统了。 比如劳动成果统一用工分结算,多劳多得、少劳少得,再以工分兑换纸币和伙食,以纸币购买普通商品,等等。 被“工分”这双看得见的大手充分调动了劳动积极性,荣誉大明人的小日子过得飞起。 “愚不可及!还想着挣什么劳什子的‘工分’?尔等难道忘了太上皇陛下的嘱托,忘了尔等来此的任务了吗!” 校尉严厉地批判兵士们过小日子的行为,把属下训得脸一阵红一阵白。 虽然当细作要融入周围环境,但是你们也融入得太好了,都融入到对面去了! 让你们来探查情报搞破坏,你们倒好,都被“工分”这个诱饵给钓成翘嘴了! 真是的,大明难道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? 不就是有几个臭钱,粮食敞开了吃,时不时地给加餐加肉…… 咕嘟~想到这里,校尉忍不住咽了口水。 “可是除了吃……消耗明军粮草,我们在蒲州能干些什么呢?”他的士兵一脸迷茫。 这……校尉愣了一愣。 是啊,到了敌人的大后方,有什么办法能不当米虫呢…… 有了! 校尉脑海中有一道光闪过,旋即严肃地吩咐道: “我们在蒲州,照样也能大有可为! “蒲州乃是重要的河运港口,明军的主要后勤都在那里中转。 “尔等在蒲州港工作时,不正好可以做些破坏,从而威胁对明军前线的后勤补给么!” 军官到底是军官,脑子还是很活络的,很快就找到了在后方也能大杀四方的办法。 而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后,士兵们也顿时振作了起来。 是啊,大家冒死潜入敌后的目的,可不是来这儿混三菜一汤的,而是复兴大唐啊! 我等可是无敌的大唐虎狼之师啊!怎么能就此在温柔乡里堕落,被优渥的物质条件所俘获,心甘情愿地给大明当牛马呢! “很好!” 看着手下重燃斗志,校尉欣慰地点点头。 等着吧明贼,尔等将我军当成牛马般役使的仇恨,必将十倍、百倍地还施于尔等! …………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