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5章 恁大个中原没人要吗?俺拾走咧-《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李明向下压了压手,示意围观群众安静。

    “许敬宗收取的不合理赋税,从今天起一并废除。郑州税率与大明并轨……”

    话才刚开了个头,就被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给打断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万福!陛下万福!”

    “天无二日,郑州只有李明陛下一个太阳!”

    “陛下的恩情还不完……”

    郑州攻城战就这样变成了粉丝见面会,为了防止狂热粉丝踩踏,大明星李明同学被随行保镖——

    也就是薛万彻和契苾何力哼哈二将——

    给护送进了郑州州府。

    毫不费力地,李明就坐上了许敬宗刚才还躺着的卧榻。

    李元懿坐在小侄子的下风位,拘谨的模样,活像族中晚辈面见老祖宗。

    从某种意义上说,李明还真是一位“太祖”了,不过是对面大明的。

    “郑州就由我接管了。”

    李明轻巧地宣布了主权。

    “一切都依陛下。”郑王李元懿五体投地。

    不论是民心、还是军力,如今都在李明的手里。

    郑王完全没有螳臂当车的想法。

    就在刚刚,他郁郁寡欢地离开了郑州府,就感到地面在微微颤动。

    北城门、靠近黄河的一面,传来嘈杂的声音。

    他感到蹊跷,策马过去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然后就看见,乌泱泱的明军渡过黄河,狂暴轰入自己的城池。

    是的,这些是货真价实、装备精良、训练有素的明军。

    而不是之前的土木老哥假扮的。

    见鬼,明军不是远在山西,和太上皇亲自挂帅的唐军对耗吗?

    怎么就突然瞬间移动到了中原?

    放弃黄河以北不要了,强渡河南换家是吧?

    他也不知道,他也不敢问。

    毕竟他只是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虚衔亲王而已,贤侄没把他砍了祭天,还把他奉为座上宾,已经很给面子了。

    别瞎打听人家的军事机密。

    “小叔不必如此拘谨。”

    李明笑呵呵的:

    “狄仁杰一家托你照顾多时,我代他向你道谢。”

    他客客气气地向手下父亲的领导作了一揖。

    “不敢当不敢当!”李元懿连连叩首。

    在八王之乱遭到清算以后,他也是尝到了铁拳的滋味,行事变得谨小慎微。

    别看对面坐着的小子是自家晚辈,在权力场上,不讲辈分,只讲上下级。

    而小侄子李明已经攀到了权力的顶峰,他的上面,可再没有上级了。

    “今天让小叔受惊了,先去歇息吧。”

    相比小心翼翼的阿叔,李明作为上位者,就自如得多。

    “我朝刚接手郑州,关于民政还有颇多不解的地方,还望小叔指教一二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纯客气话了,跟着李明一起渡过黄河的一票官吏,早就占据了州府的各个办公室,和本地文吏开始了对账。

    和这支效率高到变态的官僚队伍相比,他这个亲王在治理地方上纯纯就是个门外汉。

    “承蒙陛下错爱!”

    李元懿唯唯诺诺地退下了。

    “呼……”送走族叔,李明如释重负地呼出一口气。

    郑州之战打得顺利,接收过程也没有生出什么波折。

    这样就好,这样就好啊。

    也得“感谢”许敬宗的德政。

    要不是他倒行逆施,把民心都推给了李明。

    根据中原百姓老油条的调性,他们才不会这么热忱地欢迎大明王师呢。

    至于这支突然冒出来的王师是从哪儿来的,那当然不是像李元懿猜测的那样、从山西调过来换家的。

    这是强盛的大明帝国新爆出来的兵。

    现实世界的爆兵不是玩游戏,只要资源足够,点个“建造”就能源源不断地出兵。

    新兵征召入伍、训练整编,是需要时间的。

    明军开战以来的所有操作——包括李靖的部队将唐军主力引入山西、形成战略决战的假象——

    都是为了扛过新兵形成战斗力之前的这段真空期。

    “呼,总算无惊无险地渡过去了。接下来该怎么料理我亲爱的父兄呢……”

    李明心情愉快地盘算起来。

    如今,新的战斗力已经就绪,大明的战争机器也全力转动起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