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说的也没有毛病,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附和。 问题这不就来了。 是唐军诱敌深入主动回退,还是后勤不足被迫后撤,到底哪个才是真相? 大家的目光同时转向了李靖。 这就是该主帅拿主意的时候了。 李靖转向侯君集,道: “君集所言有理。根据唐军后勤运力和每日消耗测算,他们的粮草装备应该已经到了接近枯竭的地步。” 打仗不要我觉得,不是纯凭感觉,事事都要经过数据计算的。 而李靖就深谙此道。 这也是他脑力消耗特别大的一个重要原因。 侯君集嘴角一提,又立刻熨平,装作不出所料的样子。 “所以,按江夏王的意见,全军按兵不动。” 李靖又望向了李道宗。 “嗯……嗯?!” 侯君集被领导的九十度急转弯给扭折了腰。 不仅是他,其他人——包括李道宗自己——也对李靖的最终决策感到不解。 根据侯君集的前提得出李道宗的结论,博采众长了属于是。 既然唐军后勤困难,为什么不乘胜追击? “阳曲县是通往晋阳的战略要地,得之,晋阳在望,山西在望,关中也在望。” 侯君集立即起身作揖道,语气很是强硬: “望主帅三思!” 李靖没有和他讨论阳泉一城一地之得失的问题,而是反问: “在穷途末路之前,是安安静静地自我败亡呢,还是狗急跳墙,做最后一搏?” 众人的面色皆是一沉。 “李卫公,您的意思是……” 李靖沉着地下令: “各部坚壁清野,严防死守不得擅自出城,以防敌军垂死反扑……” 话音未落,营房的大门被猛地推开。 来者的身份让所有人心中一紧。 是传令兵。 一个小兵敢能不顾场合地闯将进来,就说明…… “急报!后勤遇袭!” 传令带来了最糟糕的消息。 外行看战术内行看后勤。 在冰天雪地的山地打持久战,后方后勤甚至比前方战事更能决定战争的胜败。 “说清楚点,哪条后勤线路遭袭?”侯君集暴喝道。 传令对答: “几乎所有!” 众将闻言色变。 薛仁贵更是被迫回想起了第一次中原战役时令他不堪回首的往事,身体忍不住颤抖起来。 “大战之前先断粮草,果然是他的惯用手段啊……” 李道宗的震惊不亚于他: “为了防止唐军包抄粮道,我们特意在山间安排了这么多后勤线路,都遭到了袭击?” “该说,不愧是天策上将么?” 诸将窃窃私语,都感到头皮发麻。 李世民就像一座大山,光是在对面镇着,就能形成无形的威慑,让敌手感到莫名巨大的压力。 说话声渐渐小了下去,众将的目光又重新投回到了自家主帅的身上。 大家的眼神仿佛在说: 接下来该怎么办? “怎么办?一切照旧,坚壁清野,严防死守。” 李靖的眉头连动都不带动的,平静如水。 “看谁耗得过谁。” 说着,他背着手望向了窗外。 院子里满满当当的,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堆积如山,连路都很难走,士兵们正在加急搭建雨棚。 至于崞县的府库仓储、空闲的院落民居、乃至于有个顶的简陋小屋,更是早已被事先囤积的粮食给爆满了。 谁和天策上将打仗不先备足粮草啊?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