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7章 程咬金风评差点被害-《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你说对吗,侯君集?”

    老侯“噌”地就站起来了,干脆利落地一拱手:

    “末将愿为先锋,亲自领教领教那让人闻风丧胆几十年的天策上将,如今究竟还剩下多少成色!”

    说得很是嚣张,但也确实很提士气。

    “末将愿誓死追随将军!”

    所有人都呼啦啦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李靖欣慰地点点头:

    “老夫,就恭候你们的捷报了。”

    将军们鱼贯而出,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。

    朔州刺史觉得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他只觉得吵闹,也随便找了个借口逃离了自己曾经的办公室。

    议事堂里,只剩下李靖静静地站着。

    “呼……”

    他又重重呼出一口浊气,无力地坐回到坐榻上,随手就往嘴里塞了一把桔红糕。

    这架势与其说是在享受美食,不如说更像是在吃药。

    面对李世民,李靖远没有自己刚才表现出来的那么从容不迫。

    整场山西之战,已经耗费了老卫公相当大的能量。

    这从他每天胡吃海喝、却仍然日渐消瘦,就可以看出端倪。

    指挥大军作战,不但是对主帅能力的检验,更是对其身体素质的试炼。

    大规模军事行动,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太多、压力又大,对人的心神消耗极其巨大。

    每一个看似细节的举动,都关系着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、乃至整个王朝的兴亡。

    李靖拼了命地指挥,就是为了能赶在李世民发现大明的真正战略意图之前,尽可能地占领山西的关键要道,并巩固占领区的防御。

    是的,他知道李世民迟早会发现他们的计划,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。

    只是没想到,对方的反应能这么迅速……

    “打吧,打吧。不真的碰一碰,还不一定谁是鸡蛋,谁是石头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“万岁!”

    “天策上将万岁!”

    “大唐太上皇陛下万岁!”

    并州,晋阳城。

    这里的氛围和北边凝重的氛围完全不一样。

    在品尝了久违的胜利以后,唐军一扫阴霾,展望着收复更多的失地。

    尤其是程知节麾下的原南太行守军,更是士气高涨得爆棚。

    过去的几个月里,他们先是徒劳无功地站了几个月的岗,被明军偷鸡以后,又拿头去撞自己亲手修建的并州堡垒,简直憋屈得难以附加。

    太上皇陛下一来,才让他们得以扬眉吐气。陛下一来,青天就有了!

    “晋阳是个好地方啊……”

    并州府里,李世民还是一如既往,在榻上悠闲地半躺半坐,感慨万千地说道:

    “晋阳之地,意义非凡,乃是我朝龙兴之地。

    “当年高祖皇帝便是在此城揭竿而起,首倡义兵,高举防抗暴隋的大旗。

    “而朕的爱女获封“晋阳公主”,亦足可见次城在朕心目中的地位。”

    李世绩等将领端坐在下,恭敬地聆听着圣训。

    看着手下一本正经的样子,李世民笑了笑,尽量支起身子。

    “年纪大了,总爱发些不合时宜的感慨。”

    李世绩有些埋怨地说道:

    “陛下,山区天寒地冻,您为何还要坚持亲临战场?

    “您大可稳坐后方,我等自会贯彻您的意旨。”

    众将附和道:

    “是啊是啊,行军路上最是奔波,对您养病不利啊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缓缓摇头:

    “众爱卿的好意,朕心领了。

    “只是除了上战场,朕还能待在哪里呢?

    “在长安?难免让皇帝觉得喧宾夺主。

    “在开封?开封是魏王的封地,行宫就是过去的魏王府。只要一踏进那里,朕就忍不住回想起……

    “唉,罢了罢了,不去谈他。”

    一番表白,苍凉而直率,让手下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。

    众人低头默然无语,或默默抹泪。

    英雄迟暮,便是如此啊……

    “不说废话,该聊些正事了——

    “嗯?怎么好像还少了一个将军?”

    李世民疑惑地扫视了一眼。

    “程知节呢?”

    “陛下~”

    门口传来粗鲁而悲怆的声音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程知节老哥跌跌撞撞地进来了,扑通跪在地上,闷头便是一句:

    “末将有罪,以致大片领土丢失,请陛下责罚!”

    李世绩微不可查地撇撇嘴,其他将领的表情也有颇多不屑和怪罪的意味。

    在陛下亲自前来支援以前,程知节和他的部队打的就是一坨。

    不论是在南太行和空气斗智斗勇,还是拿头硬撞并州堡垒,都乏善可陈,甚至可以说搞笑至极,完全看不出一点章法。

    虽然并州收复战最后打得很漂亮,但是把大唐逼得不得不打这场仗,说到头也是你老程的责任啊。

    大家都觉得老程不行,应该自己上。

    不过李世民倒是挺大度,轻描淡写地挥挥手道: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