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知道就好。” 李靖十分欣慰,背着双手慢悠悠地踱步下了演舞台。 “李卫公就是李卫公啊,看问题就是深刻……”尉迟循毓心中感叹。 叹着叹着,回过味来了。 “不对啊,我什么时候对打内战有心理压力了?” 作为明家班的原始股东,小黑炭头和其他小伙伴一样,对明哥那叫一个死心塌地。 更何况他从事的工作有些特殊——情报口的。 时间长了,他的心也快和他的脸一样黑了。 打内战有心理包袱? 怎么可能! “李卫公说的,其实是不是他自己啊?” 尉迟循毓望着老将军的背影,陷入了沉思。 ………… “太上皇陛下曾经说过,‘得李靖为帅,快哉!’……可是我的战功,怎么好像都是打内战立下的啊?” 离开尉迟循毓以后,李靖有些闷闷不乐。 这不是说李靖没有打过外战。 但是大唐对外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——灭东突厥,总指挥是李世绩,不是他。 至于捏其他软柿子,唐军还没出力,蛮夷就倒下了,根本展现不出他军神的风采。 这就让他很是耿耿于怀了,总担心后世的史学家会给他套一个“内战内行”的帽子。 “唉,都怪现在的蛮夷不经打。 “啧啧,让李世绩那小子捡了便宜,这回我要加倍从他身上打回来。” 李靖摇摇头,打消了负面情绪,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战局中来。 李明陛下不愧是资深小银币,从战略到战术都安排得相当妥当。 娘子关改旗易帜,标志着井陉直达并州东的大门,已经向明军敞开了。 而并州东又是山西高原的东大门。 山西被称为“两山夹一川”,东边太行山、西边吕梁山,中间夹着南北狭长的汾河谷地,是山西的精华所在。 从并州出发、沿冶河河谷向西,便可以直抵汾河谷地的核心——太原府。 往北是朔州,往南便是李治的小金库——晋州。 大明这一拳打过去,大唐得要肚子疼好久。 “疏忽了井陉的防守,是唐军最大的失策。 “不过这也不怪他们,中原和轵关陉的地理位置比并州重要得多,那两个地方的压力一大,唐军分身乏术,这里的防守不疏忽也得疏忽了。” 李靖心里复盘着这次的战略,越发觉得李明陛下阴险狡诈……不是,高瞻远瞩。 这一连串战略欺诈起到了极好的掩护作用,把唐军都吸引到了别处,硬生生在太行山的关节部位撕扯出了一个破绽! “这就是进攻方的优势啊,可以聚集兵力,攥紧拳头。 “而防守方只能处处分兵,疲于奔命。而且这战略态势对大明也太有利了。” 李靖从更大的战略层面,细细品味着李明的用意。 “前线的山西、中原,都是大唐的要地腹地,哪个大唐都丢不起。 “可是大明的后方远在东北,十分安全。 “金角银边草肚皮,以辽东为起始,李明陛下真是下得一手好棋啊……” 在李明身边呆的越久,李靖就越觉得这小子不简单。 难怪房玄龄那条老狐狸,一早就把全副身家赌在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幺子身上…… “将军,接下来这些降卒怎么安排?”副将请示。 李靖摆摆手: “照旧办理,先统一押回后方。想参军的先接受再教育,想在大明安家的分发土地,想回家的发放路费。 “尽快把他们安顿好,我们马上进军。” “遵令!”副将立答,雷厉风行地退下。 李靖望着巍巍太行,长长叹出一口气。 过了并州沿汾河谷地往南,可以直下晋州。 晋州是个好地方啊,不但土地肥沃、出产养人的小米,还能对某位皇储造成暴击。 更重要的是,晋州的地理位置也很扼要。拿下晋州,就离关中、离长安并不遥远了。 因此,在此次大战正式开始以前,李明和李靖就一致决定—— “迅速北上,直插朔州!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