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7章 战局的思维盲点-《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“鄂国公不善水……这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平州行在,州府。

    李明对着刚刚塞到他桌案上的“绝密情报”发呆。

    “意思是我阿翁不会游泳。”呈上这份情报的情报总监尉迟循毓说道。

    李明抬头瞥了他一眼。

    “真是谢谢你的解释,不然我还蒙在鼓里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狄仁杰在我家打探到的‘重要情报’。”尉迟循毓的黑脸一黑:

    “这事儿直接问我就行了,还需要来俊臣和狄仁杰这么大费周章地从长安传出来?

    “而且这消息也不对啊,我阿翁走过南闯过北,怎么可能不会水?”

    他觉得兄弟单位简直在搞笑。

    现在是战争的关键时间,怎么长安的肃反委员会传递这么没有营养的假新闻?

    难道他们没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了吗?

    “你也不必这么指责他们。狄仁杰潜伏在敌营正中,带个口信儿出来不容易的,他们这么做一定有其道理。”

    问题在于,这其中蕴藏了什么道理呢?

    李明开始了推演。

    “现在最重大的事,莫过于大明和大唐的这场战争。这则情报多半与之相关。

    “尉迟循毓,你阿翁没有参加唐军挂帅出征是吧?”

    尉迟循毓点点头:

    “他一直闭门不出在家修道。”

    李明道:

    “那就是了。

    “我猜测,这则情报的意思是,鄂国公推脱不上前线的理由,是他不会游泳。”

    这就让尉迟循毓很纳闷:

    “可是我阿翁是会游泳的啊。而且这和这场战争有什么关联性吗?”

    李明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会儿,道:

    “其实是有的——

    “这说明,尉迟敬德得走水路赶赴前线,或者主战场就在水里。

    “否则,这也不会成为他拒绝出征的借口。”

    李明这么一点拨,就把这条状似无关的情报线索和战局联系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“哪条战线是要走水路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恐怕是扬州吧。”在一旁伏案写作的房玄龄提醒道。

    “从扬州乘船出发,经运河和泗水,直抵兖州,切断我军和后方的联系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我们推演的敌方战略,通过这则情报得到了证实。”

    这么一听,李明现出了复杂的表情。

    对面果然有后手,够阴险啊。

    庆幸的是,我方预判了对方的预判,已经提前针对性地做出了布置,改闪击战为消耗战。

    统一的进程或许会推后一段时间,但是大势仍不可挡,优势在我!

    “可是……唉,算了。”长孙无忌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“舅舅,有什么话想说的,但说无妨。”李明道。

    长孙无忌挠着头:

    “臣以为……运河漕运也好,泗水也罢,都是波涛不惊的内陆河流。鄂国公再怎么不会水,也不至于因噎废食,以此为理由不出征吧?”

    房玄龄冷笑一声:

    “这只是尉迟敬德的借口而已。

    “若欲推脱,何患无辞,辅机何必这么较真?”

    长孙无忌被老同事兼老对头的态度激怒了,争辩道:

    “鄂国公拒绝的可是皇帝的钦命。就算他存心想要推脱,也不能随便找一个理由吧?”

    就在他俩争论的时候,李明抬起了头,盯着墙上的那幅巨大的地图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“从扬州出发前往前线,除了漕运还有其他什么水上路线吗?”

    李明冷不丁问。

    另外三人愣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有是有,可是其他水路都在绕远路,他们何必舍近求远?”房玄龄道。

    “而且都是内河漕运,和泗水有什么区别吗?”长孙无忌摸着下巴。

    李明的目光望向地图,沉声道:

    “不,还有一条水路,能比泗水更直插我军核心。”

    三人面面相觑:

    “哪条水路?”

    “海运。”李明幽幽道:

    “从扬州出港走东海,进入大河(黄河)。”

    “海运,大河?!”

    这个大胆的想法,让二老一小同时发出了惊呼。

    良久,房玄龄摇头道:

    “这也……太冒险了吧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