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嘶……哎? 感觉像是一句吉祥话,可怎么听起来这么不得劲儿呢? “一口一个大唐……难道东北就不是大唐了?难道东北人另立朝廷,打算公然造反吗?” 李承乾目光一凛。 “那个,陛下……此外,那边还给陛下送来了登基的贺礼。” 太监吞吞吐吐道。 “什么礼物?”李承乾眉头一挑。 “那贺礼是两个人,两个活人。”太监一脸不知该做什么表情的表情。 李承乾用眼神示意:继续说。 “室韦部落的莫贺咄,以及东突厥遗族阿史那思摩。” 太监说道: “都是当时背叛二位陛下的罪魁祸首。如今,都让东北那边儿抓住,送过来了。” “什么?莫贺咄和阿史那思摩?作为贺礼?” 李承乾下意识地抓起了脑袋。 这熟悉的脑壳疼…… 他更确定了对面操作的就是李明。 因为那小家伙可太擅长让他脑壳疼了,一边揭竿而起,另一边又送上大礼,那厮在“战或和”之间选择了“或”。 好一招以退为进,让李承乾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。 现在对方把球发了过来,怎么接招? 就这么放着李明不管肯定不行,那家伙现在壮得厉害,再放着发育一段时间,迟早一口把长安都吞了。 但悍然起兵讨伐,李承乾又没有多少打赢的把握。 现在属实是麻杆打狼两头怕,东北忌惮这边,可长安又何尝不惧怕对面呢? 一边是李世民、李承乾、李治父子三人以降,李世绩、程知节、尉迟敬德、阿史那社尔将星璀璨。 一边是李明麾下,房玄龄、长孙无忌、李靖、侯君集群星闪耀。 一边虎踞关中,统领三晋、河洛、突厥和淮水之南。 一边龙盘辽东,纳入高句丽、河北、齐鲁和朔北草原。 端的是旗鼓相当,谁都不能说自己稳赢。 “李明那厮在想什么?又不服朕,又把朕的仇人送给了朕…… “这是用‘大棒加甜枣’的驭人之术,来对付同为君主的朕? “还是诱使朕沉不住气先出兵,然后便顺理成章地把发动内战的责任,都推到朕的头上?” 李承乾头好痒,好像要长脑子了。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体验到这种久违的、想破脑袋的感觉了,可他一点也不怀念。 在宦官的搀扶下,一边思考着,一边漫无目的地在立政殿里徘徊。 等他回过神来,已经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间屋子门前。 屋子有些时候没有修整了,古旧的门窗沁着淡淡香气。 这是母后长孙皇后的梳妆间,李明在立政殿暂住时,短暂地当过他的书房。 和母后之间的甜蜜回忆,就这么被粗暴地染上了怪怪的味道。 “朕怎么会来这个地方……” 李承乾嘟哝着,开门而入。 里面已经有一个人了,正背对着门口盘腿坐着。 “父皇?” 李承乾轻呼一声。 李世民没有任何反应,不知是沉浸在对爱妻、爱子的回忆中,还是单纯的陷入了意识模糊之中。 看着父亲衰老的背影,李承乾内心的黑暗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。 是啊,媚娘,你说得没错啊。 我照你说的,跟着他一路回到了长安,也如你所料,成功当上了皇帝。 那他对我来说就没有利用价值了。 那不就意味着,我可以杀了他了? 我现在是皇帝,在宫中杀一个本就奄奄一息的病人,有什么问题? 没有问题啊! “陛……陛下?” 搀扶的宦官莫名感到后背一阵发凉,颤抖着出了声。 李承乾如梦初醒,晃了晃脑袋,扬声道: “父皇,请回房歇息吧,这儿湿气重,不利于您的健康。” 李世民背对着他,口齿不清地哼哼一句: “哦,承乾啊。你是不是……忘记你的兄弟了?” 朕巴不得现在就把关于某位兄弟的记忆全部删除了……李承乾心里吐槽。 “父皇您在说什么?儿臣不明白。” 李世民缓缓回过头。 “你看起来很是苦恼啊。 “如果有什么拿不定的主意,不如去问问你的兄弟?” 兄弟?呵,在长安的李家宗室确实有不少。 但那些庸庸碌碌的安乐王爷之中,有几个是值得相与,可以为朕分忧的? 嗯,倒也不是没有…… 李承乾在心里快速地把名单过了一遍,向父皇一拱手,离开了此地。 ………… 在立政殿的书房,李承乾接见了在世的所有藩王。 这其中包括了太上皇李世民和先皇李渊的一众庶出子嗣。 诸王把书房挤得满满当当,气氛十分紧张。 “在朝是君臣,在家是亲族,诸位不必拘谨。” 李承乾和蔼地微笑着。 而经过刚才朝堂上的一番敲打,诸王当然没敢把陛下的客气话当真,一个个垂着头,好像做错了事等待责罚的小孩。 “臣……有罪,无颜面对陛下。”李恪突然跪地不起,流下了悔恨的泪水。 其他人也有样学样地跪倒在地,哭声一片。 他们确实闯了祸,因为他们都参与了李治和李泰的PK大擂台,麾下的兵马切切实实地发生了交战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