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坐在下首,为新生的大明王朝设计着一个崭新的权力架构。 当然,“大明”只是内部的项目代号,他们仨自己心里有数就行,在公文上还是以“大唐东北”自居的。 毕竟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,父皇还在北狩呢,儿子就在闹分家,说出去不大好听。 老房和长孙二人闷头写着,都把笔尖摩擦出火星子了,好像各自憋着一股劲儿,进行着无声的较量。 而在上首,李明一手托着腮,听着刷刷的动笔声发呆。 技术细节交给臣下去办,他正在思考更宏大的战略方向。 那就是,怎么平定东北林区的靺鞨蛮族。 让他们像高句丽人一样听话接受统治是不敢想了,生产力没有发展到那个水平。 高句丽在辽河平原一带尚且可以发展农耕文明,可再往北就不行了。 即使在间冰期,靺鞨人所生活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也太冷了,根本不能耕种。 就算把铁血皇汉扔过去,过不了几年也野化成纯血蛮族了。 在重工业时代来临以前,在冻土沼泽地带很难形成像中原那样的有效统治。 之前,李明曾以铜为散热材料,令工匠打造了数套原始的水暖设施,并以这些集中供暖系统为核心,发展出了一系列定居点。 那些定居点或以木材山参、鹿茸皮毛等山珍为主,或以煤炭钢铁等采冶业为主,能够融入到经济循环之中,初步具有了自持能力。 这是他向北拓展的一次尝试。 然而这些设施成本过高,容纳的人口规模太小,目前还是亏钱的。而且最致命的是,它们的防御很薄弱,在遭遇敌袭时几乎没有还手能力。 这次靺鞨侵扰之中,损失最重的就是那些定居点,被拔除了一大半。 而定居点是前哨站,没有了它们,高句丽的核心城池就暴露在蛮族的火力之下了。 “对蛮族发起犁庭扫穴,高于车轮的全部图图了? “不成不成,在那山旮旯打仗的成本太高,我的大明可不能步那个‘带明’的后尘。 “退一步说,就算真把靺鞨人图图光了,那地方也还是会滋生出其他蛮族的。有问题的不是人,是地理区位。 “羁縻招降?我就是在这么做的。但蛮子又不是傻子,朝秦暮楚,好处没给够随时背刺,而且胃口越来越大。 “这和交岁币有什么区别……” 李明搜肠刮肚,苦思冥想。 当年高句丽是怎么解决靺鞨蛮族的? 答案是,没法解决。 高句丽连自家的扶余人都没治理明白,南边都在三省六部了,住得靠北的扶余同胞过得比靺鞨人还原始,时不时客串带路党,领着靺鞨穷兄弟一起南下打草谷。 就这么乱哄哄的,直到灭国。 “森林沼泽的地形太复杂了,渔猎资源也很丰富,驱逐靺鞨人比在草原驱逐突厥铁勒难得多得多。 “几千年的统治者都解决不了的问题,难道我能有老祖宗聪明? “可我也不能这么放着不管啊,那口子一直在放我的血。而且万一养蛊养出个努尔哈赤皇太极什么的,那真就地狱笑话了。” 就在李明尖叫抓挠的时候,房玄龄随口说了一句: “殿下为何不试试和亲?与蛮族结为儿女亲家,虽不至于消除一切争端,但起码能让他们消停个几年。” 库库库……长孙无忌的肩膀在无声地抽动。 李明冷笑一声: “房相,你是在报复我把你和你的宿敌安排在一块儿上班吗?” “哪里的话,老臣是为我‘大明’殚精竭虑。”房玄龄面无表情地说着场面话。 李明就当他放屁。 和亲是不可能和亲的,这辈子都不可能和亲的。 他手下又没有公主,拿谁去和亲? 他自己吗? ………… “哎呀呀,房相的这个主意甚妙,为什么不早点说呢。” 李令简直笑出了花腔,兴致勃勃地给李明梳着头。 “休得轻浮,你弟弟这是为国和亲。” 杨皇后严肃地批评了李令,一边开开心心地为李明涂脂抹粉,物理意义上。 李明:“…… “姓房那糟老头子只是开玩笑的,你们怎么还当真了?我才这么小,怎么能早恋……” “明儿,你不能只在享受权利的时候才爱国。身为皇族,你理应承担更多义务。”幽州地道人李令开始了长篇大论: “就如我远嫁河北、拉拢了河北崔氏一样,你也应该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,奉献自己。” 可我已经奉献了啊,穿越前996穿越后007,我还不如不穿越……李明的抗议迅速淹没在了女人们的狂热之中。 就像换装娃娃似的被打扮一新,李明时隔多年又坐在了相亲的席位上。 桌子另一头,是一位突厥族的大姐。 大姐是某位可汗的女儿,公允地说长得还是很哇塞的,毕竟人家的可汗父亲也不是瞎子,可贺敦(可汗之妻)都是美女,基因优良。 只是大姐有点不拘小节,正大大咧咧地用手指剔牙,李明很难将她和“少女”、“姑娘”这类的词汇联系在一起。 大姐所在的部落曾从属于突厥、东突厥和薛延陀三个汗国,现在又投靠了李明,是标准的四姓家奴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