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就在李泰觉得自己的满腹脏器都要被颠出来的时候。 轰隆一声巨响。 马车撞上了一块巨石,终于停下了疯狂的奔跑。 所幸皇室的座驾还是足够结实的,并没有四分五裂。 只是车辕撞碎了,两匹马挣扎着爬起来,奔向黑暗深处,显然是受了惊。 “呜呼!你这车夫,我虽不求你做卫绾,但也不曾想你竟是羊斟啊!” 李泰没有受伤,只是受了惊,骂骂咧咧地从破车里爬了出来。 然而借着明亮的月光定睛一看,却吓掉了他半条魂儿。 车夫仍然坐在鞍座上,身上像刺猬一样插满了箭矢,早已死去多时。 再看看四周,他来到了一处陌生的山坡,顶上是一道高耸的山脊,像一条雪白的线。护卫随从一个不剩,全部不知所踪! 不知不觉中,只剩下自己一个孤家寡人,懵然不知地坐在车里,任由两匹疯马拉了他一路,直到撞上这块石头! “谁,你们想干什么?!” 李泰神经质地向黑暗咆哮着。 一束束火把亮起,照亮了黑暗。 正是刚才追杀他的辽东军! 李泰心一凉,一屁股坐在地上。 “你们怎么这么快就追上我了?我的士兵怎么没有多阻挡一会儿?” “启禀魏王殿下。”老帅慢悠悠地骑马上前。 虽口称殿下,可他完全没有下马行礼的意思。 “魏州的将士何辜?主君无道无能,他们为何要被裹挟跟从呢?” 李泰看清了来者,脸色一僵,口中喃喃: “李靖……是你?” “正是在下。”李靖淡淡答道。 “呵……你也是个不老实的司马懿,在长安时病恹恹仿佛命不久矣,现在倒是生龙活虎。恒山的土地养人啊。怎么,你也想效仿司马家以晋代魏的故事?” 李泰的言语尽是嘲讽。 李靖面色不改: “老夫忠心为唐,只想扶正朝纲,肃清奸佞,助陛下重掌社稷,助监国李明重回长安。” 李明,又是李明……奸佞李泰嘴角抽搐,声音中带着仇恨: “原来是李明让你们来的。他有什么意图?” 李靖波澜不惊地回答: “诛杀魏王殿下您。” 李泰的呼吸陡然粗重起来,勉强让自己发出几声颤抖的冷笑: “呵……呵呵,你们敢杀皇子么,而且还是文德皇后所生、嫡出的皇子? “就算是奉主上之命,你们……就逃得脱干系,不怕被清算么?” 苏定方神色阴冷,将一页纸扔在李泰面前。 “李明殿下把一切责任和骂名都承担下来了,不像你。” 李泰看清了苏定方的面庞,顿时面如死灰。 “原来是你……朱雀门之夜,原来是你背叛我,放跑了李明,才至于此……” “魏王您背叛的人可不老少,别说人家了,譬如陛下,譬如……河间郡王。” 李靖默默地拔出佩剑,双眼微闭,似是在追忆往昔,怅然道: “老夫也感谢李明殿下,给老夫一个替老友报仇的机会。” 九成宫事变的前夕,被李泰与阿史那结社率毒死的李孝恭,是李靖多年的老友了。 确切地说,在唐统一全国的战争中,李靖并不是“一个人”打下了南半个华夏。 他身边离不开河间郡王李孝恭的辅助。 一个主武一个主文,这才稳住了整个南方的局势。 而那位立下了汗马功劳、性情豪爽的“七星瓢虫”,却成了九成宫事变的注脚,不明不白地倒在了阴谋诡计之中。 意难平! “李孝恭何辜,陛下与整个皇室何辜,天下何辜,要沦为你个人野心的牺牲品?” 李靖苍老的声音中,蕴含着无限的愤怒。 “您,这是为了什么?” 苏定方和薛仁贵抽出了剑。 将士们也已经将李泰团团围住,握紧了各自的兵器。 诛杀李泰,有功大家享,有锅大家背。 从李明到普通士兵,所有人共进退。 如此国贼,人人得而诛之! 李泰终于意识到,自己已是穷途末路,整个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,颓然坐在撞毁了的马车残骸上,歪着脖子,一顿一顿地笑了起来。 “为什么?因为我恨啊。 “我恨大唐,我恨整个天下,我最恨……” 李泰的笑容变得歇斯底里。 “我的父亲,李世民。” 这突然转变的态度,让众人摸不着头脑。 李靖怒道: “不忠不孝的逆贼!陛下对你宠爱有加,逾越礼制,已经屡次招致非议。 “你这狼心狗肺之徒怎么反倒还恨他?” 对外臣的不解,李泰嗤之以鼻: “宠爱?我只是他手里的一件工具,一块用来磨砺太子的磨刀石! “他对我的宠爱,不过是为了激发太子的奋进而进行的逢场作戏罢了!” 他喊得异常响亮,声音一直传到不远处的山脊,又反弹回来,形成一道道回声。 这番话让众人吃了一惊,竟无人动作。 “所以我要反抗,所以我要杀他,所以我要当皇帝,即使让大唐社稷毁于一旦,李唐血脉就此断绝,华夏向异族俯首称臣,也在所不惜!” 李泰笑得越来越癫狂。 “我要让他知道,工具也是有自己的思想、自己的野心、自己的情绪和愤怒的! “我要让他后悔,让他惊讶,让他为了立储所做的一切精心算计,被他手上的一柄工具所毁灭!……” 李泰仰头大笑,不知被谁上前手起刀落,一刀斩断了脖子。 他的脑袋仿佛无根的浮萍,在空中旋转了一圈,落地时正好面对那条高耸的山脊。 山脊边缘,李世民趴在雪地上,俯视着这一切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