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不是你和突厥人串谋,把陛下和李承乾,给那个了,然后让我们的监国殿下李明,那个……名正言顺地继承大统吗?” “啥?!” 李道宗顿时睁大了眼睛,赶紧扑上来捂住老侯的这张大嘴,左右看看,确定旁边只有薛万彻这个自己人以后,才小声而急促地说道: “你疯了!我怎么可能做出如此狂悖之举!” 看着牢李真挚的眼神,侯君集的脸色一下子黯淡下去: “如果这事儿的主谋不是你…… “坏了,长安有坏人,李明殿下有危险!” “什么什么?到底发生了什么?” 李道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觉得自己好像少看了一百多章。 他毕竟远离长安的政治中心大半年,只顾着在长城以北朴昌了,对政治斗争的理解已经跟不上版本了。 薛万彻插不进两个聪明人的对话,无所事事地站在一边,抬头仰望着漠南的天空,嘴里嘀咕: “闯了这么大的祸,该怎么和殿下交代呢……” 话音未落,突然没人说话了。 薛万彻拉回视线,发现李道宗和侯君集正定定地看着他。 “说得对,得赶快写信通知殿下!” ………… 李世绩坐在帐中,满面愁容地看着桌上的纸笔。 皇帝被自己搞丢了,发生这样的大事,按章是要向监国殿下汇报的。 但是,实在不想啊…… 自己不是李明殿下的嫡系,又整了这么一个大活,不但保送李明殿下上垒,还送给殿下一个展现自己“孝心”的机会—— 什么?你李世绩居然把父皇害死了?来人啊,拖下去砍了! 如果李明殿下上位,侯君集、薛万彻、甚至李道宗,都能安全着陆。 唯独自己这个行军大总管,是肯定要替那仨贵物背锅了。 但,国有国法,他如果不将此事如实汇报,更是错上加错。 “唉……” 深感夹心饼干不好当的李世绩,不可奈何地提起笔,将这次突发的变故一五一十地记载其上。 写完前线战报,他长叹一口气,对着这张几乎相当于“自首信”的折子沉思良久,又毅然提笔,刷刷另写一封密信。 内容和前面那封战报一模一样,只是收信人是他的主子,晋王李治。 写完信,他叫来心腹副将,将密信交给了他。 “立即将这封信送到晋王殿下的手里。” “是。”副将不多问一个字,带着信就走。 李世绩这才稍稍松了口气,又叫来传令兵,将正式的战报递给他。 “速速将战报送往长安。” 除了提前给晋王打小报告之外,他的对策毫无破绽。 李世绩很明白,从这一刻起,他的每一步动作都会被将来的审判者仔细揣摩。 所以,流程一定要合规,绝对不能耍小聪明被揪住辫子。 “唉……陛下到底在哪里……” 李世绩把脸深深埋在了手掌里。 ………… “父亲,向北!” 李承乾一骑当先,向李世民大喊着,顺便提起马槊,将挡在前面的一名思摩突厥骑兵挑下了马。 精突太子虽然走路不行,但骑术相当了得,骑着马在敌群中横冲直撞,仿佛换了个人。 可在他疏忽的一刹那,斜刺里一名铁勒骑兵正瞄准他弯弓搭箭。 嗡! 弓弦声响,那铁勒人应声被射下马。 神射手李世民收起马弓,对长子北上的提议表示反对: “南边才是回去的路,向北进了阴山,除了铁勒人就只有风雪了!” 话音未落,南方扬起滚滚烟尘。 薛延陀的大部队追上来了。 “有得选吗!”李承乾指着那一片嗷嗷叫冲过来的蛮子。 李世民牙一咬,只得调转马头向北: “走!” 在百骑和禁军的拼死护卫下,李世民和李承乾勉强冲出了突厥和薛延陀的包围,冲下大本营所在的山峰,一路奔逃。 然而,唐军的箭镞犹有尽时,而蛮族的天灵盖无穷无尽,仿佛一堵移动的墙,阻挡李世民的队伍南下,一路驱赶着向北。 现如今,禁军全部阵亡,百骑精锐也只剩下寥寥数人,大唐皇帝几乎成了光杆司令。 “见鬼,李世绩他们到底在哪儿!” 天色已暗,李世民举目四望,到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包丘陵。 阴山之中,视野比戈壁草原上小得多,而且山间还起了雾,进一步降低了能见度。 就在李世民一行在山峦之间躲避着追兵之时。 正前方的浓雾里,突然冲出了一支骑兵。 领头之人,一脸胡人长相,脑袋上包着厚厚的头巾。 李世民心里一沉。 到此为止了么…… “陛下!” 那胡人却说的是汉语,拍马上前: “看看我是谁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