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么分配任务,能把官方民间的各部门都调动起来,不至于出现“一核有难八核围观”的现象,是很合理的。 然而,狄仁杰却皱了皱眉,欲言又止。 “有什么问题吗?”李明问。 “嗯……说起粟特人骗钱,让我想起了一件案中案。”狄仁杰思索道。 李明:“什么案子?” 狄仁杰:“河间郡王遇刺案。” 这起案子,是李明和名侦探狄仁杰一起办的。 小狄的法医功底——确切地说,用银针捅喉咙——让李明大开眼界。 李明感到不解: “?李孝恭和传销有什么关系?” 狄仁杰:“明哥,你记不记得河间郡王娶的那几个姨娘?” 李明:“记得,一共七个小妾,汉人胡人都有。” 这也让李孝恭荣获“七星瓢虫”的绰号。 只有取错的名字,没有叫错的绰号了属于是。 狄仁杰继续说道: “李孝恭的七个妾室之中,有一个,好像是老六,就是粟特人。” 经小狄一提醒,李明也有点回忆起来了: “对对对!好像和李孝恭几个儿子里的……老三,好像叫李崇真,有一腿。” 李孝恭的七个小秘,大多与他的三个儿子私通。 这也算是老李家的家学渊源了,不愧是宗室大将。 “没记错的话,李崇真当时也遭遇了骗局,被骗光了积蓄。” 狄仁杰的记性还是很不错的: “这也是他被怀疑弑父,在大理寺狱吃了几天牢饭的原因。” “对对对,我都差点忘了。”李明一拍脑门。 “你觉得,那个粟特人六姨娘,或许参与了这件案子?” 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能波及万人、涉案百万贯,这起骗局持续的时间不会太短。” 名侦探狄仁杰沉思道: “李崇真被骗一事,也许就是同一伙人干的。就算不是,也有可能互相认识。 “而那个六姨娘,不排除是骗子的同党,勾引李崇真入局。”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,单凭这点猜想抓人肯定是不够的。 但狄仁杰的脑洞,确实也为案件侦办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突破口。 在眼下,要说有哪桩大事能和处理李泰的紧急性相提并论,那就是诈骗案了。 一个处理不当,首都就又要乱起来了。 “我会让刑部好好查她的。”李明点头道。 ………… 与狄仁杰商议完毕,李明离开狄府。 犬父狄知逊正恭恭敬敬地候在门口。 “打扰了。”李明姑且和小伙伴的家长客套一句。 狄知逊都快等睡着了,忍着困意道: “启禀殿下,由于郑王殿下即将就藩,臣也即将赴往郑地就职。” 李明眉头一皱: “那狄仁杰呢?” 我的间谍头子呢? 要是因为“父母工作变动”这个理由,导致我失去一臂,那可就太无厘头了。 “犬子自然还是留在长安的,随时恭候殿下差遣。” 犬父赶忙表忠心。 谁都知道李明殿下的重量级,他才没有蠢到放弃李明这条粗壮大腿。 李明的眉毛舒展开来: “那就辛苦你们狄家了。” 他正要走,见老狄欲言又止。 说话像前列腺发炎,这是你们狄家的家族传统么……李明心里猛烈吐槽,不得不停下脚步,开口问道: “狄司马还有何事?” “那个……”狄知逊像尿不尽一样,嗯嗯啊啊了半天,做了好久的思想斗争,压低声音道: “晋王殿下,这段时间常与郑王殿下来往。” 晋王……李治? 他和阿叔李元懿混在一起干什么? 走亲戚? 不至于,现在离过年还有几个月呢。 奶奶的,嫡子们的一举一动,真是让人紧张…… 坐在回宫的马车上,李明的心情没有丝毫轻松,反而越来越不安。 他的眼睛看着长安的街景,心思早就飞到了东北。 只有在东北,在自己的地盘上,他才能感到久违的安宁…… “军权,根本原因是,我在长安没有军权。” 李明喃喃道。 大唐的军队,他始终没有机会染指。 连个“大将军”的虚职有没有捞到手。 他本想利用薛万彻、侯君集,像和平演变张俭的营州都督府一样,逐渐把唐军收入麾下。 然而,这两人都担任了文职尚书,也被调离了军队。 好像李世民陛下一直防着他似的。 让他在辽东保有一支赤巾军,已经是皇帝能容忍的局限了…… “但我人在长安,绝不能任人鱼肉,把安全交与他人之手。 “虽然我没有统兵之权,但不代表我不能与长安驻军搞好关系。人心都是肉长的,关键时刻或许能有奇效。 “而长安最重要的一支军队,是……” 李明短暂地梳理了一下城中的力量分布,一个名字呼之欲出—— 李君羡。 以及他的玄武门屯卫。 ………… “晋王殿下,久……久疏问……那个,没有常常来看殿下,是下官的失职,请见谅哈。” 右屯卫将军常何,搓着手、粗着喉咙,有些手足无措地招待着。 他没想到,晋王李治会突然造访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