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李明目光一凛: “下毒?还是伪造事故?” 房玄龄一愣: “那倒也不必这么极端。 “只要殿下将朝廷中您心腹的主要精力,从治国理政转移到攻讦长孙无忌便可。” 越爬到上层,治理就越像是回合策略游戏。 你出招,我拆招,而各方的政治资源都是有限的。 而政治资源的分配,又可以笼统地分为两种用途: 治国和政斗。 潜心治国利国利民,但容易让自己被政敌攻击,做得多、错得多。 潜心政斗利己,但恶果……就更不用多说了。 如何将政治资源在“政斗”和“治国”之间合理分配,方是成熟政治人物的标志。 李明这是第一次上岗,还带着一股子干实事的实诚劲儿。 结果就被手下的虫豸们给坑了,硬生生逼成了微操圣手。 踏马的,把他们想得太好。 以为经过经济危机的洗礼、又通过自己的宽宏待人,能收拢人心,大家一起愉快地为封建主义建设添砖加瓦。 搞了半天,还是玩赖的啊! “所以,房相认为,在背后捣乱的仍然是李承乾、李泰和李治?”李明再三确认。 而不是什么门阀士族、地主阶级、关中余孽、河北刁民、或者境外势力之类的? 房玄龄点点头,嘴上坚持说: “是长孙无忌。” 长孙一脉的皇族,可不是他能置喙的,在背后也不行。 “那就有劳房相了。” 李明诚恳地说道: “我在朝中的心腹,也只剩下房相你了啊。” 虽然现在十四奸党……不是,明党蒸蒸日上。 但是,真正核心圈层还是那么几个人,都是李明通过人格魅力魅惑过来的。 其他明党成员,一类是顺应潮流来投的。 还有一类,则是以崔仁师、杨师道为首的崔氏和杨氏,都是来自自己的母族或姐姐的亲家。 不能说上述两类成员不够忠诚、或者不够有才。 但是,真碰上事了,李明还是更倾向于和老伙计一起拿主意。 然而现在,韦待价在辽东挖矿种田,李道宗在漠南和突厥人撸串,而侯君集、薛万彻则被抽调去了朔北打仗。 李明身边的基础力量,其实是被抽空了的,只剩下房玄龄一人了…… “明哥!” 一个粗糙的公鸭嗓响起,是长孙延。 他也得到了不敲门就进宫、进两仪殿的许可。 “哦,长孙秘书啊。” 李明意味深长地和小伙伴打招呼。 房玄龄用喝茶掩饰,不动声色地瞥了小伙子一眼。 长孙延完全没有防备,利落地搬出一迭新文件,在李明面前的文件堆上玩迭迭乐。 “这是辽东的报表,日报旬报月报都在。” 不论多忙,李明都要抽空额外关注辽东。 作为自己起家的基本盘,准备为大唐打造的样板房,那里肯定是不能丢的。 李明第一时间了起来,不由得点头: “嗯……不错。” 辽东的官僚体系是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。 所以,尽管和长安隔着至少十天半个月的时差。 但那里的政策落地和反馈,还未必有长安来得久。 因此,这样的成效也是很明显的。 经济民生进一步发展,而最重要的,高句丽也在稳步消化之中。 “明哥。”交办完领导布置的任务,长孙延开口了: “我能回辽东了吗?” 李明放下文件,友好地看着他: “为什么呢,长孙秘书?” “呃,因为……”长孙延有些迟疑: “我本职工作,是在辽东对吧?” 不,你的本职工作其实是被抓壮丁的公子哥,你甚至不是编内人员……房玄龄心里吐槽。 “你看。”李明拍拍报表: “有你,辽东是这个样。没有你,辽东还是这个样,那你回辽东不是白回了吗?” “呃……” 长孙延被噎住了。 但近墨者黑,在蔫儿坏的李明的言传身教下,他也不再是那个小宝宝了,并没有被绕进去。 “那也是我慧眼识珠,发掘了岑长倩和王本立这两位人才,才让辽东的一切平稳进行。” 见一计不成,李明摆起了官架子: “长孙秘书,你的职务是什么?” 长孙延:“首席常务秘书。” 李明:“你见过和领导分居两地的秘书么?” 长孙延:“呃……” 长孙家的小宝贝还是被套进去了。 “那明哥,你要我在长安做什么?” 小老弟还是很精干的,是个做实事的人。 李明吩咐道: “我的精力被国事牵扯,无法兼顾基层,尤其是长安的情报。 “你替我坐镇长安报社,狄仁杰、来俊臣那边的情报也要你盯一下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