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这便是陛下对你的真正试炼。” 杨氏温婉地说道。 母子二人再无言语,沉默地干饭。 “如果,我是说如果,纯粹探讨学术问题。” 李明把头埋进碗里,似是随口一说: “如果……储君让皇帝提前退休,当太上皇呢?” 对老李家来说,这也算是路径依赖了。 毕竟开国的皇爷爷李渊,对吧,就被父皇,对吧。 “呵呵。” 杨氏温柔地一笑: “这确实两全其美,既能成全权力交接,又能成全人伦之乐。 “只是……” 只是怎么劝说李世民陛下接受自己被夺权——这就是杨氏没有说出的后半句话。 权力一旦沾上,岂是能轻易戒除的? 上下五千年,大一统帝国的太上皇屈指可数。 皇帝可不会和你玩什么“太子,朕能辞职吗”的把戏。 除非把刀架在他脖子上。 比如,开国的皇爷爷李渊,对吧。 “所以,你也别想那些有的没的。” 杨氏替李明做好了未来规划: “担任监国时,你就安心为陛下做好北伐的后勤工作,调和群臣,千万别有多余的动作。 “更别把辽东那一套搬进国内,引发骚动。” 李明点点头: “房相也是这么教我的,治大国如烹小鲜。” “你有一个好老师,你一定要多听他的。”杨氏欣慰地点头: “待陛下凯旋,如果监国时期没有出什么幺蛾子,太子之位不出意外就是你的了。” 李明眼前一亮: “到那时候我就能有所作为了?” “当然不行,忘了我刚才和你说的?”杨氏蹙起眉头: “陛下传位与你,是希望你传承他的意志,而不是让天下人意识到,青出于蓝、你比他强。 “尤其当他还活着的时候。” 李明乖巧地点头: “哦。” 总之就是不能打父皇的脸,坚决维护封建父权和君权呗。 “更何况,如果你与陛下的意见相左,你让群臣怎么办?别让手下人左右为难。” 杨氏继续教导着: “所以,在正式成为太子以后,你更要如履薄冰,不可轻易有所作为。 “要以比监国时期更恭谨、谨慎、孝顺的态度,侍奉你的父皇。 “一直到……最后。” 李明已经有点龇牙了。 好家伙,原来当太子不是做儿子,而是做孙子啊! “不能有所作为,那东北怎么办?”他问。 东北可是在经历天翻地覆的变革,正变到一半呢! 杨氏轻叹口气: “你是想做天下人的皇帝,还是辽东的大王? “如果是前者,那你必须坐镇京城,不可随意前往辽东。 “你必须对全天下一碗水端平,不可厚此薄彼,犯你父皇轻慢河北山东的错误。” 李明听得直龇牙。 这也不能说、那也不能干,就这样一直摸鱼待机? 那太无聊了,读者都要弃坑了! 当然,这不是说杨氏所教授的就是错的。 事实上,历史上顺利接班的太子之中,绝大部分就是这么一路装孙子装到上位的。 比如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晋王李治。 这么能隐忍,简直是天生当太子的料。 然而,李明骨子里仍然是一个快节奏、快意恩仇的现代人。 让他这么猫着,眼睁睁看着不合理的封建统治政策,而不插手改变。 这根本不符合他主动出击、有所作为的性格。 是要憋出病的。 “你就这么忍着吧。”杨氏幽幽道: “多亏你悉心照料,陛下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健康,或许还能继续视事几十载吧。” 经过前面的铺垫,这话在李明听来,莫名有些讽刺。 没想到给李世民分享了人工增寿的小秘密,却成了回旋镖,正中自己的眉心。 让李明这么憋屈蛰伏几十年,恐怕他也得高呼一句: 天下岂有六十年之太子乎…… “不不不!我在想什么!” 李明猛然惊醒,砰砰敲自己脑袋。 虽然是穿越者,但李世民怎么着也是生养自己的父亲。 作为人子,怎么能诅咒父亲呢! 这就是权力对人性的扭曲么…… 李明惊恐地看着自己的双手。 换句话说,他已经逐渐进入储君的角色了。 既要应对朝野各个反对力量的攻击诘难,又不可有所作为,还得顺着父皇的毛捋,不可引起猜忌。 最重要的是,还必须与自己的基本盘——广大东北地区——割裂开来。 奶奶的,这是当储君还是坐牢啊? 妥妥的版本陷阱啊! 难怪李承乾老哥最后发了疯。 也难怪上下五千年里,成功上岗的太子也就将将一半。 一千多年后,东北老铁带清搞出的“秘密立储制”,不是没有其先进性啊。 “我觉得……可能储君也好,监国也罢,都不太适合我。” 李明挠头。 杨氏脸色一冷: “那你想干嘛?” “我想直接当皇帝。”李明立答。 杨氏肃然起敬。 “比如让李承乾或李治,或别的那个谁,先来顶太子这个位子,等时机一到,我从东北南下,王者归来? “就算打不过,我也能与大唐隔燕山而治,安度晚年……” 他又路径依赖地回到了自己的原计划,结果挨了老妈一个大大的爆栗。 “天下哪有你这样的蠢人,到手的肉不吃,偏偏要自己从头养猪?” “这事儿我又不是没干过……”李明揉着天灵盖,嘴里嘟哝着。 想当年(其实就在去年),他在辽东就搞了这么一把骚操作。 顶着节度使军政一把手的名头,却硬要上山打游击,把本就是自己的领土又一寸寸打了回来。 没想到效果拔群,让他得以无视当地既得利益,进行了掘地三尺的改革,还真搞出了名堂。 如果在大唐本土复刻一下…… “你别犯傻了,天下近在眼前,你还舍近求远? “如果连隐忍都不会,那你也确实没有资格坐上皇位。” 杨氏当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: “既然你已经走到了这一步,就心无旁骛地扮演好储君这个角色,别节外生枝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