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。 李明和房玄龄同时听见,走廊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连带着房间里的木地板都传来微微的震动。 紧接着,一个皮肤黝黑、身材高大、筋肉紧实、搭着一件短衫的少年,便出现在了书房门口。 “哈呀~长安的七月真是热,我以前怎么没发现。” 这位活像普通脚夫的阳光少年,大大咧咧地走进全国行政机构的中枢,拎起茶壶就往喉咙里灌水。 “不用客气……”李明嘴角抽搐着说。 那少年还真就不客气了,大大咧咧地盘腿坐下,啪啪拍着李明桌上的文件,粗着喉咙道: “娘的,要不是为了明哥你,我屁股也不至于被弄得那么疼。” 李明肃然起敬。 房玄龄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冷颤。 不知道为什么,这个陌生少年总是让他有一种诡异的不协调感。 而那自来熟的少年,其实并不像外表看起来的那样粗枝大叶。 他在房间里坐了一会儿,很快觉察到两位主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。 “你俩没认出我,对吧?”少年拧起了眉毛。 “没有没有,哪里的话。”李明和房玄龄异口同声。 那少年大咧咧地挥挥手: “得了吧,你们俩啥尿性我不知道?” 说着,他低下头,把脸凑近了迷茫的二人,掀开刘海的头发: “看仔细了,是我。 “长孙延。” “啊?!” 李明下意识地叫了出来,几乎把眼睛瞪出来,仔仔细细地端详着这位辽东首席常务秘书兼居委会主任、长孙家的好大孙。 嗯,经本人一提醒,确实能看出来一点过去那个文弱书生的痕迹。 大概就是,都有一个鼻子两只眼吧。 好家伙,真是男大十八变。 就算在李明刚离开辽东以后,长孙延无缝进入青春期。 这变化也太大了一点。 不但身高夸夸往上窜,嗓音变得雄浑有力,连气质也自然而然地充满了自信。 集帅们,原来当官儿真的是男人最好的医美。 这才半年没见,连李明这‘看着他长大’的孩子王,都已经认不出他了! 奶奶的,为什么过了一年,寡人只是从一个糯米团子变成了一个长点儿的糯米团子…… “你是……长孙延?!” 连老成持重的老房同志,都不禁惊讶得目瞪口呆。 他总算知道,这诡异的不协调感是从何而来了。 长孙延的五官已经彻底长开了,面容变得越来越像他阿爷年轻的时候了。 也就是,长孙无忌。 看着这位青春版的老对头,“套”着一身的腱子肉,左一个“明哥”又一个“相父”。 让他有一种进入了平行宇宙的时空错乱感。 老友短暂寒暄后,李明惊讶地问: “你怎么来了?工作……” “放心,工作都已经交接好了。”长孙延知道领导婆婆妈妈的脾性,提前汇报了。 两人虽然几个月没见面,但几乎每天都在顶着大半个月的延迟通信,所以对互相的脾性都摸得很熟。 李明还是有点不放心: “你手下的人才,接得起你的摊子吗?” 别看长孙延的名头带个“秘书”,好像就是个端茶送水的职位。 看过某部英剧的朋友都知道,秘书不简单。 炒过股的朋友也知道,“董事会秘书”和“董事长秘书”,完全是两个物种。 长孙延所主持的秘书室,性质就属于前者,位置相当要害。 他走了,谁接得起来? 辽东虽然发展迅猛,但起点太低了。 本地基础教育尤其薄弱。 在他入主以前,平州的大部分民众都在给慕容家当奴工,营州的大部分民众则还在部落里和东北金渐层呲牙。 因此,那边人才的下限虽然低,但上限也不高啊。 如果只是治理本地那两个下等州,还则罢了。 问题是,现在还担负着渗透策反某个北方邻国的任务。 这绝不是几个去年还是农夫的辽东人,可以肩抗的任务。 “嗯呐,我在当地发掘了两个人才,还挺好用的。 “之前我也在信里提过一嘴,是我的左右手。” 长孙延干脆利落地说道。 别看他样子大大咧咧的像个普通脚夫,他拥有作为一名优秀首席秘书的最重要的特质—— 心细,笔勤。 “一个岑长倩,一个王本立?”李明脱口而出。 这两个名字他只是扫了一眼,就下意识记住了。 善于认人,也是当一名优秀领导的最重要特质之一。 “噗……”一听这俩名字,一旁的房玄龄差点喷出一口茶。 李明诧异地扬起眉头:“相公,这两人你认识?” “王本立,老臣不熟。但那个岑长倩……” 房玄龄半仰着头回忆道: “莫不是中书侍郎、岑文本的侄子?” 不像隔壁那个老王,岑不是大姓。 加上这别具一格的名字,几乎不会认错。 “噗……”李明也差点喷出一口茶。 这世界原来是个巨大的地球村吗? 怎么随便招聘一个人,就是死对头老岑的亲戚? 然后李明看了看面前的长孙延,诧异的心情又很快平复了下去。 嗯,他和老房在朝中最大的对头、长孙无忌老哥,他家的嫡孙儿正在为俩人的辽东帝国天天007呢。 “岑长倩的父母早亡,是由叔父岑文本抚养长大成人的。” 房玄龄同样对朝中同僚的人事谙熟于胸: “明眼人都知道,现在的辽东是一片有着大把机会的热土。 “长倩大约是想来辽东碰碰运气,不失为一条出人头地的捷径。” 毫无疑问,和长孙延一样,小岑的行为应该也是被岑家所默许的。 多头下注、身段柔软,正是这些门阀能历经多年风雨,而依然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。 “居然还有这来历?我只是单纯觉得岑长倩有才。”长孙延说道: “但王本立的才能,比之长倩也不差。明哥回辽东以后,我会将两人都介绍与你。” “好啊好啊。”李明开心地点头。 能“登庸”人才,让天下栋梁为己所用,那自然是极好的。 他们都不知道的是,小岑和老王,历史上都做到了宰相。 不过是给武则天做的。 岑长倩后来还做到了李明现在的位置,也成了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。 最后他力保李唐正统,被武则天咔嚓了。 而王本立呢,则是继承了侯君集的优良传统。 成了大贪污犯,被贬了…… 这两位未来的宰相来管一个辽东加高句丽,那倒也确实足够了。 在李明的远程微操下,现在的辽东名副其实地成了人类吸铁石—— 各种形形色色的人、不论良莠,都往那里蜂拥过去。 有吃不起饭、失了地的“客户”,有不想当贱民的工匠。 也有门荫不够、或不擅长科举的失意书生,过来闯荡闯荡。 这就让辽东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人才、人力池。 得亏初唐的户籍还没有失控,大部分人被“主户”这么一张户籍拴在了自己土地上。 否则辽东就要人口爆炸,提前迈入马尔萨斯陷阱了。 “好啊,好啊,你办事我放心。” 李明欣慰地点头: “你是回来探望家人的?” “来探查大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!” 长孙延脸色骤变,一脸严肃道: “河北地区的邮驿彻底断了,明明没有发生什么战乱灾荒,却没有人送信了。 “我这次回来,特地给明哥你带来这段时日的积压的信件。” 便将包裹里的一大摞文本递给了他。 “这可太好了。”李明立刻接过这些珍贵的报表。 在钱荒之处,与辽东的通信就变得时断时续。 自从钱荒大范围爆发以后,辽东那边也彻底断了音信。 虽然李明知道,是因为邮驿使拿不到工资在闹情绪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