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用老老实实的态度,暗暗地损了一把两位口若悬河的皇兄。 李世民自然不会往那方面想,他觉得,三位嫡子都是好样的。 李承乾自不必说。 终于有了带头大哥的样子,刹住了用阴谋诡计夺嫡争储的歪风邪气,给皇弟们树立了一个正大光明的榜样。 李泰也不错,不但紧随其后,还一改以前清谈风月的态度,务实了起来。 而且他也在自己府上大搞“裁汰冗员”,将开封魏王府的家仆随从大半清退。 不仅如此,他还更进一步,大开魏王府的大门,收留接纳广大流民。 包括不想回大漠、又没有一技傍身、只能流离失所偷盗抢劫的突厥街溜子。 虽然魏王他现在住在武德殿。 但能将自己的产业改造为收容所,还是要不小的魄力的。 至于李治,那更是惹李世民怜爱。 虽然性格老实巴交,不显山不露水。 但这个让兄弟们和和气气坐下来谈天说地的局,还是他李治攒起来的。 三位嫡子各显神通、各有作为,让李世民尤为开心满意。 只是,他总觉得,这和和美美的家庭故事里,是不是还少了哪一位。 ………… 夕阳西下,李明一如既往地踩着橘黄的落日,回到了太极宫。 “我回来了我要去立德殿找阿娘吃饭了再见~” 李明刚在立政殿露了个头,又马不停蹄地往外跑。 “你等等。” 李世民今天特意早下朝,就是为了围堵这条小泥鳅。 “干嘛?”李明边问边往外走。 “你阿娘今天来立政殿吃饭。”李世民随口扯了个慌。 “嗐你不早说。” 李明一个大拐弯,又拐回了立政殿。 被李世民伸出黑手,一把揪住后脖颈。 李明被老皇帝这招无耻偷袭震惊了: “阿爷?” “跟我去书房。” 李世民黑着脸,把这小崽子提溜进了殿。 “阿娘根本不在立政殿,你把她藏哪去了?” 李明气鼓鼓地嘟着嘴。 李世民不搭理他的任性取闹,严肃地问: “你每天外出干什么去了?” “忙。”李明说了等于没说。 李世民没这个兴趣和他对杠,直接摊牌了: “你知道你的三位皇兄最近在干什么么?” 李明:“不关心。” 李世民:“就在这里,和你的父皇,也就是我,讨论治国方略。” 李明:“哦。” 皇宫这边的动向,李明当然一清二楚。 他被拔除的只是一颗安插在东宫的钉子。 太极宫里其他的细作宫女们都还健在呢。 虽然不及胡三娘那样的天才,但这些钉子的业务能力也很不错。 她们建立了钉钉群,实时向他汇报宫里的动态。 所以,三位竞争对手改换风格、主攻父皇这事儿,李明知道得一清二楚。 还是那句话,只要那哥仨别针对他个人搞暗杀、别做什么伤天害理的动作。 舔舔父皇、装装乖宝宝什么的,他都懒得管。 公平竞争嘛。 “你就没有一点紧迫感?” 李世民的言辞重了起来: “你的哥哥们为国为民建言献策,积极参与政治。 “你在干什么?四处闲晃,浪费时间? “如果你只想当个闲散王爷,我可以现在就把你封出去。” 对于皇帝老子的威胁,手里有粮有枪的李明根本不怵。 他平静中带着讽刺地回答: “启禀父皇,儿臣不像三位皇兄有时间空谈治国。 “儿臣是真的在治国。” 李世民同样讥讽满满地回敬: “瞧把你忙的,就你那个小小的辽东?平州和营州那两个下等州?” 李明一愣,疑惑地挠了挠头: “如果算上辽东的话,那我就在治两个国了。” 如果宁硬要把咱辽东从大唐硬摘出来,那我也没意见。 李世民:? 他没明白李明在说什么,也不打算深究,重新把话题扯了回来: “总之,你要多学学你的皇兄,一起参与讨论,为大唐百姓建言献策! “别把目光局限在你那一亩三分地,而要着眼于整个天下!” 建言献策?呵…… 李明的语调低沉了下来,抱起了胳膊,嘴角勾着若有若无的笑意: “敢问儿臣的皇兄建了什么言,献了什么策?” 李世民:=_=+ 在皇帝面前摆出这幅“一切尽在掌握”的态度,让他很是上火。 还好这段时间清淡饮食,李世民的血压没那么容易飙升了,忍着脾气,粗声道: “关于南方秋收歉收,魏王建议集中力量修筑堤坝,太子建议先置备义仓。 “你有什么高见? “别跟我说‘我全都要’,国家没有那么多余力。” 李明仔细听完父皇转述的两人意见,脸色一点点沉了下去。 看着乳臭儿逐渐凝重下去的表情,李世民得意地一撇嘴: “如何?感受到一些来自哥哥们的压力了么? “你就应该好好待在宫中,向父辈、向兄辈学习治国之道。 “别整天溜出宫去,和三教九流混为一谈。” 听着父皇苦口婆心的教导,李明却是一脸迷惘: “太子和魏王,他俩在胡扯些什么玩意儿? “如果按照他俩的馊主意,大唐药丸啊。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