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对这里的乡长肆意兼并土地表示很愤慨。 同时,他又非常不解。 为什么所到之处,土地兼并才是常态,而均田制几乎没有落实的。 好像均田制只存在于法律文书中一般。 “我……倒有另外的想法。”李明缓缓道: “土地兼并是常态,就算把地平分给天下,时间一长又会集中在少数人手里。 “大户兼并土地,就会隐瞒人口,就像平州这样,官府就收不到税。 “税源不足,财政崩溃,王朝就会周期性地灭亡。” 三小只表示明哥说得有道理,同时又觉得,这好像和他们的现状有点遥远。 “我想做个社会实验。”李明摸着下巴。 “把五里乡的土地,都掌握在我们的手里,农民可以耕种,但不能买地卖地。 “十户为一组,每组能分到一头耕牛以及铁制农具。 “农民的收成之中,三成作为租税。若农具耕牛损坏,全组人照价赔偿。若牛产仔或修缮了农具,我们以原价收买。 “这样的安排,如何?” “可以的可以的。”房遗则和尉迟循毓想都没想就同意了。 长孙延却隐隐觉得,明哥这思路好像……有点狂野。 大唐的基石,均田制和租庸调,都被他一脚踹开了。 上千年的人头税也被弃之不用,取而代之的是以收成定税。 这不是完全另起炉灶了吗? 有地有人,现在又有了自己的政权。 剧本走向有点诡异啊。 这特么不是一个小号的瓦岗寨吗?! “明……明哥。”长孙延内心极度不安。 殿下为何造反? 李明稳重地看着他,道: “平州乱象,你这一路也见了不少吧?” 长孙延一怔,点点头。 “你觉得谁是罪魁祸首?” “这……难道不是慕容燕吗?” “是我的父皇。” 长孙延不由得深吸一口气。 李明缓缓道: “慕容燕横征暴敛,倚靠的是他的私兵,而他掠夺来的财富,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养他的私兵了。 “朝廷放任他豢养私兵,是为了什么?” 长孙延断断续续地回答: “为了抵御外敌?” “没错。”李明点头: “所以说,慕容燕的种种倒行逆施,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替大唐背了锅。” 本来应该由朝廷横征暴敛,由朝廷养着上万人的大部队镇守边疆。 现在,这个矛盾转移给了慕容燕,由他吸引百姓的怒火。 平州人都在骂慕容燕,连山匪的主要矛头也对准了慕容燕,官府成了小透明。 可谁曾想到,一切的根因其实是朝廷呢? “父皇这一手政治操弄,实在是高啊。”李明不禁苦笑: “只是如此不作为,害苦了百姓,也害苦了你我。” 长孙延一时无言以对。 李明的表情严肃了起来: “我既然主政辽东,就要从根子里改变这地方的乱象,将此地重新纳入治理,让百姓重新能当个人。 “你还觉得这是造反吗?” 这次,长孙延坚定地摇头: “明哥尽管吩咐。” 李明长出一口浊气: “好,接下来的日子,你们仨有得忙了。 “房遗则,你算学学得最好,主管财务和土地丈量。 “尉迟循毓,你和你阿翁学过兵法,负责训练乡勇民兵。 “长孙延,你是我的秘书长,总揽政令上传下达和实施。” 三个孩子顿时干劲满满: “是!” “还有最重要的一点。”李明道: “在治理五里乡的过程中,睁大眼睛,好好发掘治理基层的人才,将他们吸收进来。” 三人互视一眼,重重地点头: “好!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