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杨氏和姐姐们都走了。 只剩李明一人,静静地坐在昏暗的角落。 母亲,也一直在下大棋啊。 宝贝儿子放着大好的扬州徐州不要,千里迢迢跑去鸟不拉屎的辽东,换别的妃子早就一哭二闹三上吊了。 比如韦贵妃,对李世民是极尽妩媚和讨好之能事,才让儿子李慎被封在了近一点的纪国就藩,还担任了要害的秦州都督府都督。 但杨氏对李明的选择,不但没有提出任何异议。 还与儿子迅速打出配合,为打通东北南下的通路做起了先期准备。 这说明,她一眼就看出了李明的图谋—— 索要的不是出产丰富的膏腴之地,而是潜力巨大的战略要地。 儿子这是要干什么…… 她也不问,只是默默地提过着帮助。 宫闱禁地,母子二人从未当面提过“造反”二字。 但两人都十分默契地朝一个方向努力。 “母亲的心思,也不太安分啊。” 李明仰头,望着窗外的星光。 虽然杨氏现在颇受帝王恩宠,但她完全不像其他的妃子那样飘飘然起来。 因为,她也是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。 十四年前,她的丈夫和五个儿子被杀,自己被幽禁于掖庭,直到李明出生才被放出来。 她太知道了,这种完全仰赖一个人好恶的、招来后宫无数红眼的所谓“恩宠”,是多么虚无缥缈。 伴君如伴虎,皇帝只要一个不高兴,随时会剥夺她的一切。 她也要留一条后路,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。 “宫里谁都不容易啊……” 被母亲催促,李明觉得自己也得赶紧行动起来。 不能虚度光阴,被虚假的安全感麻痹了神经。 在去辽东之前,他还有一件事要处理…… 李明沿着昏暗的走廊,熟练地来到立政殿书房前。 果然灯亮着。 家宴之后,李世民把韦贵妃晾在一边,先处理起了政事。 “进来吧。”李世民处理着奏折,头也不抬。 李明大摇大摆地走进书房,也不客气,张口就来: “阿爷,我想过了,你说得确实很有道理。 “父母官关乎营州和平州当地百姓的福祉,人选不可不详查。” 李世民只是皱起半边眉头,“哦”了一声。 不出他所料,这熊孩子一秒钟图穷匕见: “所以,营、平两州农业不发达,资源太缺乏,一定是因为那两州刺史不行。 “任用那样的虫豸当父母官,怎么能建设好我大唐的东北边防呢? “所以,那两州的人我都要换了。” 李世民耐心听着熊孩子过于跳跃的发言,缓缓道: “首先,营州是羁縻州,不设刺史。 “其次,你阿娘走前已经和我提过这事了。” “哦?”小李明激动地搓着手。 你阿娘还是你阿娘,一路带飞啊。 “唉……”对这一对个性都极为鲜明的母子,李世民也只能无奈地让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