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于情于理都不合适了。 一国之君亲口说的这席话,份量已经重得不能再重了。 不论是千里奔袭救驾、还是阻止天下大乱,都是举世无双的功劳。 身为大唐宰相,长孙无忌当然能充分认识到李明的功绩,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他当然懂。 但身为大唐国舅,长孙无忌内心深处的忌惮也更深了一层—— 有了这两块免死金牌,李明的势力将会得到怎样的发展,对嫡皇子们—— 也就是他的亲外甥们—— 构成怎样的威胁…… 长孙无忌都不敢想。 “是……陛下所言极是…… “李明殿下确实……功德无量啊。” 可不论他心里有多少个不愿意,长孙无忌也只得应和。 因为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! 如果再继续明着与李明作对,那“弑君同谋”和“唯恐天下不乱”两顶大帽子,岂不是要马上扣过来? 他这个权倾朝野的文官之首,居然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熊孩子做大,而什么也做不了! 这小家伙,真有一套啊……连历经风浪的长孙无忌也忍不住心中感叹。 抛开立场不谈,他是真佩服李明的办事能力和行事手段。 把死案办成了活案,把死局走成了活局。 而这翻天覆地的变化,竟然就发生在短短的一天之内! 昨天,李明还只能眼睁睁看着羽翼被翦除,什么也做不了,连宫门都出不去,全程被动挨打。 没想到,只是一个疏忽,他长孙无忌和太子才离开长安大半天。 居然就让李明绝处逢生,变得再也难以压制了…… “对了,侯君集呢?”李世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: “他被幽禁在东边的丽华阁,门窗都是紧锁的。刚才朕临走时望了一眼,东边的火势甚大呀。” 侯君集,他也在九成宫?! 一听见鲁王府司马(自封)的消息,李明的耳朵立刻竖了起来,像条虫子一样在韦待价怀里扭了起来: “那还等什么?快去救他啊!” 火势蔓延这么快,每拖延一分,都会让危险成倍增加。 长孙无忌看了李明一眼,道: “臣已派兵去解救他了。” “你能指挥得动禁军?” “臣是让随行文吏去的。” 李明觉得长孙无忌在诳他,但他没有证据。 便果断发动了熊孩子的撒娇技能: “阿爷阿爷!拨几个禁军去丽华阁,把侯君集救出来吧!” 像条蛆一样,欢快地在韦待价的怀里扭起来。 “陛下、殿下三思!”长孙无忌几乎是立刻反对: “立仁殿的残匪还没清剿干净,加上殿内殿外为圣人和诸位贵人的护卫,人力已经捉襟见肘。” 似乎是为了印证长孙的说法,走廊的温度骤然升高。 火苗从各个角落窜出来,四处蔓延,精致华丽的立柱装饰就像炉子里的木柴一样被火舌吞噬,烧得劈啪作响。 而地面上,也横七竖八地躺着好几具尸体,鲜血淋漓。 显然,这里刚经历过一场大战。 所有人的神经骤然紧绷,小心翼翼地蹚过去。 刚行几步路,地上的两具“尸体”突然跳了起来,手持利刃向李世民扑来! 砰!砰! 禁军手起锤落,当场送那偷袭的人归西。 “陛下,诸位殿下,请小心。”负责护卫的禁军将领严肃地说。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,李世民也只能安抚李明: “你舅舅说得对,现在还太危险,不能随意分兵。 “已经有人去救他了,侯君集会没事的。” 不,我怀疑我的便宜舅舅是想借火杀人,一劳永逸地解决我的王府司马……李明的眼睛贼溜溜地盯着长孙无忌。 但和长孙无忌一样,他也没敢乱开口。 双方都一边互相猜疑,一边又面上假客气防止撕破脸,形成了诡异的平衡。 ………… 所幸,一路有惊无险。 李世民一行在禁军的护送下,顺利地离开了立仁殿。 此时的火势已经彻底失去控制,立仁殿正门已经燃了起来,内殿和偏殿则完全陷入了火海。 不仅如此,其余各寝殿也在熊熊燃烧。 第(2/3)页